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商業新趨勢,愈好玩愈好賺

玩出成就,玩出高薪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6-01-26

瀏覽數 29,850+

商業新趨勢,愈好玩愈好賺
 

繼社群媒體、大數據、物聯網之後,下一波的商業趨勢,就是遊戲化!

從思考、設計到行銷,都要玩遊戲,Gamification遊戲化的時代已然來臨。你我的生活,將因遊戲化的過程,變得更健康、更有效率、更有趣味!

大陸飛馬旅創始人暨首席執行官袁岳說,五四運動是文言文跟白話文的戰爭,後來白話文贏了,今天則是白話文跟遊戲的戰爭,遊戲才是基本的認知符號跟知識體系。 

中國的90後,沒有遊戲的世界是很難存在的,到了00後,除去遊戲,還有什麼值得存在的嗎?

今年看到的互聯網是2D,三至四年後變成3D,簡單說互聯網就是長得像遊戲,年輕人就是遊戲的世代、遊戲的原住民。

遊戲化的時代,遊戲將改變所有產業。

何止中國的90、00後是遊戲的世代、遊戲的原住民,台灣年輕一代何嘗不是,全球的年輕一輩何嘗不是?

遊戲化(Gamification)指的是電腦遊戲中,將開發的技術實際應用在社會活動的行為。

今年36歲的井上明人(Akito INOUE),現任國際大學GLOCOM研究員兼助理教授。

2011年3月14日,在日本311大地震後,他為了響應省電,每隔一小時確認一次家裡的電表,把電表的數字發表在推特(Twitter),並以省電遊戲(#denkimeter,原意為電表)為名,在網路上引起廣泛討論。大家才驚覺:原來,即使像省電這樣嚴肅的議題,也能變成遊戲。

確實遊戲可以讓人快樂,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甚至可以改變人類的行為。遊戲不只運用在娛樂或學習,遊戲將改變人的生活習慣、商業行為,甚至改變戰爭、政治。

在現實生活中,包括慢跑、養生、旅遊、學習、唸書、購物、儲蓄、戒菸、開車,任何想像得到事,都可以遊戲化。

新聞媒體也搶搭遊戲化熱潮

遊戲化(Gamification)是繼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下一波網路趨勢。

根據顧能公司(Gartner Inc.)的調查,2014年前,2000家的跨國企業中有七成的企業,至少運用一種遊戲化的App,推動行銷事宜與維持顧客關係。

2015年之前,從事創新工作的企業將有半數以上,將遊戲的元素注入工作流程中。

現在,連新聞都遊戲化了。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2015年12月16日,台灣的新網路媒體《報導者》用遊戲體驗新聞,推出第一支結合時事的新聞遊戲「急診人生」,讓讀者在體驗遊戲的同時,也能實際感受急診醫生所面臨的困境。

「遊戲」已成為傳遞新聞資訊的新媒介。

雖然新聞遊戲在台灣還是相當陌生的領域,卻早有不少國外媒體開始實驗,讓讀者在遊戲裡成為玩家。

《紐約時報》2013年最受歡迎的故事:〈How Y’all, Youse and You Guys Talk〉是個測驗讀者語言使用習慣的遊戲,短短11天內累積的點閱數,打敗當年任何一則即時新聞、或資訊互動圖表。

《半島電視台》2014年將獅子山共和國非法漁業的調查報導,延伸成讓玩家化身為調查記者的〈Pirate Fishing〉。這個包含紀錄片在內的新聞遊戲,讓讀者一步步獲取線索、探訪、抓到非法漁夫。這個能獲得遊戲獎勵的互動網頁,為他們帶來一群全新的粉絲,點進這個新聞遊戲的人,有高達八成都是第一次造訪《半島電視台》的新聞網站。

商業新趨勢,愈好玩愈好賺_img_1

英國BBC在2015年4月發表的新聞遊戲〈Syrian Journey: Choose your own escape route〉,是相當知名的案例。流亡的旅程起點是從低價出售自己位於大馬士革的家開始,參與的玩家閱讀完文字說明後,必須點選一個選項,開始不同的旅程,過程中將不斷面臨新的問題、新的抉擇。有別於一般新聞報導,玩家會因為各自的選擇,得到不同的故事結局。

經由新聞遊戲呈現的過程,讓玩家親身經歷,因戰亂而流離失所將面臨的困境。新聞遊戲化,透過更具吸引力、更易於投入的方式,吸引玩家探索,從中了解非法交易,感受移民所遭遇的問題。

新聞遊戲最重要的是體驗。看新聞從紙本換成手機是一種體驗,從文字換成遊戲更是一種體驗。

對媒體來說,遊戲是文字、動態或靜態影像、聲音之外的另一個選擇、另一種敘事方式。

遊戲新聞將逐漸成為主流。

廣告變遊戲,引發話題

在電視、平面媒體刊登廣告已司空見慣。當某一天消費者連線玩某款遊戲時,發現剛剛購買的補藥竟然是一瓶可口可樂,遊戲中的人物也變成肯德基爺爺,街道上突然出現當今社會的知名企業招牌。

這不是幻想,遊戲內建廣告這種方式在國外早已成熟。這是一種以大型線上遊戲的固定用戶群為基礎,通過固定的條件,在遊戲中以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出現全新廣告的形式。

以前,台灣的產業發展幾乎是亦步亦趨跟隨日本模式,現在不同了,台灣將追隨大陸的腳步而前進。幾年前,大陸民眾已經拿手機在便利商店刷卡付費,現在隨便一家小便利商店,都可用手機結帳,不用再掏錢找零。台灣直至今天,行動支付還無法普及,可使用手機付費的商家少之又少。

大陸的各行各業都已經開始遊戲化,以保險業為例,2014年泰康人壽在微信推出「求關愛」的保險商品後,各家保險公司也開始在微信推出創新商品,加以遊戲化。如陽光保險在微信推出「搖錢術」商品,購買者通過手機「搖」出收益,不滿意可以再搖,每15分鐘限搖3次,搖到滿意為止。點擊搖到的收益(例如10%)就會變成你的投保收益率。

對沒有察覺到「遊戲化」趨勢的人來說,將失去下一波賺錢的機會,掌握到這個趨勢的人,已經摩拳擦掌,積極佈局。

當你面對的將是一群「玩遊戲」長大的消費者時,你還在等什麼?趕緊來「玩」一下吧,玩出成就,玩出高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