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對價格太計較,對價值太輕視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93-07-15

瀏覽數 12,500+

對價格太計較,對價值太輕視
 

本文出自 1993 / 8月號雜誌 第086期遠見雜誌

一、民族的悲哀

我們所一直最擔心的,果然發生了。

我們所一直最引以為恥的,果然被證實了。

那就是中華民族不是一個愛讀書的民族。台灣地區有世界上極低的文盲率,有世界上極高的儲蓄率,但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八十年度完成的「國民生活形態與倫理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十五歲以上民眾,有經常閱讀圖書雜誌習慣的僅占一三.一九%,偶爾閱讀者占二八.八六%,從不閱讀者則高達五七.二三%。

行政院新聞局官員說,根據這些調查數據顯示,台灣地區必須大力提倡書香社會活動。

十個人之中,居然高達六個「從不閱讀圖書雜誌」,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從沒有看到一個進步的社會,其中大部分人民是不讀書的。也從沒有看到一個進步社會,會考試的人口多,真正讀書報雜誌的人口少。

二、庸俗與痛苦

這一種畸形現象,也許可以從價格與價值的討論中找到一些線索。 現代社會中的一個病態是:大家在追逐利潤與財富的過程中,忘卻了生命的意義,也就糟蹋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勢利的人,對價格太計較,對價值太忽視;那些清高的人,對價格太輕視,對價值太計較。這兩種極端的人,前者是庸俗,後者則痛苦。

現代人應當要在兩個極端中取得平衡--不輕視「價格」,更重視「價值」。

三、短視者多,成熟者少

當前台灣社會讀書風氣的低落與聲色娛樂之流行,正反映出一般人對價格與價值的取捨,已失去理性的平衡。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試看部會首長宴請民意代表、企業領袖宴請政府首長時,花費動輒數萬,毫不吝嗇。這些人做公關送禮時費盡心思,從領帶、手錶、睡衣……來表示他們的熱情;從沒有看見他們送一、二本好書。坊間出現好書,他們最好是被贈閱,而不是自己去購買。如果再要動用一些款項為同仁買書,則百般猶豫。為了個人利害,再昂貴的價格也變得有價值;為同仁福利,再合理的價格也缺少價值。

大家知道有不少首長勤於練習卡拉OK,但很少聽到那位首長或那位企業領袖能以身作則,勤於讀書,也勤於買書的。不久前辭職的花蓮縣長吳國棟,是少數要求縣府同仁必須讀書與買書的地方首長。我們應當瞭解到;公務員的效率來自知識的普及,而不是卡拉OK的擅長。

對一般力求上進的人來說,透過書報雜誌來追求知識,是一條最可靠的路--不須關說,不須求情。

可惜的是,一般人在旅行、娛樂、服裝等方面的花費,常常不太計較價格;但在購買知識時--從繳學費,到購買書本、雜誌時,則對價格的反應特別靈敏。電影院似乎很少聽到打折扣,都常常客滿;書店要賣書,則非打折扣不可。

對不該計較的價格計較,正暴露出自己的短視;對不該輕視的價值不輕視;才會顯示自己的成熟。文明社會的病態就是短視者太多,成熟者太少。

四、只剩下錢?只剩下書?

四月下旬在北京,那邊文化界的朋友慨嘆做出版人的淒涼。一位主編說:「這邊流行這麼一句話來形容暴發戶--「我窮得只剩下錢」。」我相信台灣街頭更多這種人。

六月中旬,在遠見雜誌與南昌大學合辦的研討會上,王建瑄先生一再對大陸學者強調「換腦筋」的重要。

「換腦筋」就是吸收新觀念與新知識;吸收新觀念與新知識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閱讀圖書雜誌。

台灣的潛在危機豈止是在有形的投資意願低落、生態環境的惡化,更在社會讀書風氣的低落與讀書人口的稀薄。

也許有一天,當「價格」不再主宰一切時,當「價值」得到應有的尊敬時,我們會聽到另一種聲音;「我富得只有圖書雜誌!」

(高希均所著「大格局」一書已由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