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當國民黨輸去江山

林蔭庭
user

林蔭庭

1993-07-15

瀏覽數 15,950+

當國民黨輸去江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3 / 8月號雜誌 第086期遠見雜誌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

台北市博愛特區綠旗翻飛。台灣第一位由直選產生的總統,用流暢的台語發表就職演說,宣示「限期制定新憲、儘早進入聯合國、處分國民黨黨產、全面開放媒體。」

馬路另一端,即將被拍賣的原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口,群集的在野人士鼓課沸騰,當中有振臂高呼「反台獨」口號的趙少康、馬英九,也有拉開白布條的謝深山、莊亨岱。警察舉起「行為違法」的警告牌……。

人民的選擇

這般畫面,在過去叫「顛覆」,不久的將來卻可能是「人民的選擇」。

猶記得前年底二屆國代選舉,國民黨推出的一支電視廣告中,兩名童軍撐著大幅國旗,旁白:「如果有一天,這裡飄揚的不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你能接受嗎?」那次選戰,國民黨大勝。

老天促狹。事隔不過一年半,國民黨那分理所當然的自信,在黨內流派激鬥、政府弊端叢生、民怨盈耳中,早已遍體鱗傷。人們開始相信,青天白日旗或許不是必然;不久前還因通過「台獨黨綱」而一度面臨解散危機的民進黨,有可能逐步經由縣市長、省市長、立委和總統選舉,三年後奪下政權。

一位國民黨高級黨工不諱言,如今選舉輸贏的底線已降至五0%,而「要走民主的路,就要有下台的準備。」

昔日總綰國民黨兵符的關中,進入立法院後勤於議事,隨時都在記筆記,他似真似假地說:「我這是為了做強有力的在野黨而準備。」

四十四年來,凌駕於一切之上的「國民黨」,幾乎成為「執政黨」的同義辭,三年後,一旦它輸去江山,那會是什麼樣的台灣?

那可能是台灣這艘孤船撞上冰山的一天,也可能是政黨政治揚帆啟航的時刻,首要關鍵在於民進黨如何處理兩岸關係。

當家不鬧事

樂觀的看法是,「當家不鬧事」,西班牙總理岡薩雷斯競選時誓言趕走美軍基地,當選後反而極力擁護;尤清擔任縣長後照樣得拆除違建。前立委、現任「全民公益聯盟」秘書長的林鈺祥舉例:「民進黨「得天下」後必須「治天下」,處理大陸問題的依據仍是「兩岸關係條例」,要修法也得通過多元社會的考驗。」

許多人疑慮,當兩黨認同的是不同一面國旗時,「政黨政治」只是空言。政大東亞所教授李英明則從另一角度思考,唯有當民眾真正擁護「政黨輪流執政」的原則,民進黨為了繼續執政,行止才會趨於中道,不致有冒進的大陸政策。

果真如此,人們以平常心看待一個國民黨不再執政的社會,台灣也將領先其他華人社會,踏入民主政治新里程,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沈穩因應鄧小平身後的大陸變局,和一九九七年的香港易幟。

然而本刊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三二.一%的受訪者相信,民進黨上台後,第一件事可能是「改國旗國號、宣布台獨」,而四四.六%的受訪者認為,中共將對此「採取強烈行動」。儘管如此,民進黨人對此疑慮絕少負責地正面回應,往往歸之於國民黨的「洗腦」教育,或僅用言辭辯證閃躲。

數十年來,多少反對人士為了台獨理念入獄、流放海外,甚至殉身,為的就是獨立建國;而到時中共只須封鎖台海,或將飛彈頭掉轉向台灣,就足以造成島內動盪恐慌,部分持有終卡的台獨人士或可遠走高飛,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可能付出家毀人亡的慘重代價。

此外,民進黨將從國民黨手中接下族群問題的燙手芋,只不過主客易位。

信任民進黨的人認為,殷鑑不遠,民進黨為免重蹈國民黨覆轍,聰明的話,應懂得廣結善緣。立委謝長廷則估計,源於種種歷史悲劇,台灣社會約有兩萬人對國民黨存有「不共戴天」之仇,無法以理性化解,「如果民進黨執政,民間不會有這麼深的仇恨。」

到那時,本土文化固然勃發,「北京話」依然通行,民族主義出發的統派或蔚為社會運動,但不致受壓制。

但是,民意調查呈現,外省籍人士對民進黨執政明顯產生疑慮,四三.七%外省籍受訪者認為生活會比目前差,三一.九%相信那將是「對本省人有利、對外省人不利」的局面。

倘若民進黨不能卸下受難者的報復心態,台灣出現另一種有形或無形的「二二八」,極可能兩敗俱傷。作家柏楊憂心:「外省人如果走投無路,一定「回家」搬救兵,台灣就垮了。」

政府架構方面,民進黨如果上台,將會大幅裁修國民黨披掛了四十多年的「五權憲法制」。

文官中立的考驗

總統制將確立,即使國民黨仍在立法院居上風,民進黨籍的總統也不必擔心「立院會杯葛閣揆人選」。三權分立下,考試院和監察院壽終正寢(立法院或可就近擴遷到監察院現址,不必再為「華山案」大費周章)。國大將廢除,「山中傳奇」或「有給無給之爭」成為絕響,立院、國大兩國會不再有機會互指對方是垃圾或蟑螂。

省長也可能虛級化,吳伯雄大概連「管理阿里山」的心願都難圓。退輔會極可能走入歷史,黃復興黨部的鐵票部隊崩解。蒙藏委員會裁撤,若再有藏籍民代被外國拘禁,或援助外蒙稻米、教科書等事,一律由外交部出面。

至於新政府的人事布局,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愛引劉邦為例,他以區區一名地方亭長,卻能「廣納天下英才,奠下大漢江山」。果其然,不但民進黨諸菁英躍升至政務階層,社會俊傑乃至國民黨原有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解除外界對民進黨人才困窘的質疑;相反的,它若私心自用,排除異己,那將斷送社會生機。

而在政權過渡時期,兩黨也有共組聯合政府的可能。立委施明德表示:「共治的條件是政治協調文化,這對於「勝王敗寇」的中國人是一大考驗。」

政權更替,也正是「文官中立」的試金石。如果行政系統其能不偏不倚,不論內政部長是吳伯雄或張俊雄,人民申請出入境證、建築執照的流程差異不大;不管馬英九或謝長廷主掌法務部,陽光法案一樣規範全國公職人員;而下野的國民黨籍民意代表,依然能得到行政部門的適當待遇。

軍方更是動見觀瞻,多位政壇人士研判,台灣目前缺少軍事政變的社會條件,近年「軍隊國家化」也有相當成效;況且軍人來自社會,只要民進黨經由民主選舉的途徑取得執政權,「有過半數的選民認同民進黨時,軍中自然也反映出這種社會心態。」

資深軍事記者張友驊更直指,治軍仍不脫「資源分配」鐵律,「不管那黨主政,只要照顧軍方的政治資源,他們不致政變,引起中共進犯。」

較令人擔心的仍是,新政府若不能謹慎處理國家認同問題,長年受「莒光日」教學薰陶的軍人是否會反彈,很難預測,那將是社會的亂源。

誰執政誰倒楣

國民黨萬一下台,就像腰纏萬貫的落難者,龐大的家產惹人覬覦。「政黨不應經營事業」是民進黨的既定政策,日前立委黃煌雄提出的「政黨財產管理條例草案」,點出民進黨未來處理國民黨黨產的可能方式--黨產及持股凍結、申報、託管、出售。

也有人預想國民黨覆敗前的末世景象:資產移轉海外;登記在某些個人名下的財產落人私囊;黨分裂前後,各派競相自稱為正統,搶奪家產……。

政治漫畫家魚夫則警告,國民黨執政下,到今年止國家總債務已達GNP的三六%,日前又宣布要提高公債占歲出總額的上限,這幾年仍在還息階段,一九九八年起開始逐年還本。魚夫說:「一九九六年新總統接任,光看這付爛攤子,誰執政誰倒楣,民進黨先別高興。」

「不能期望民進黨執政的第一天,河水就清了,草木就綠了。」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表示,該黨初接班時,為了清除國民黨的積垢(貪污、交通、污染、教育等問題),八成會焦頭爛額,但他自認,「給我們李登輝到目前有的時間(五年),就可看出效果。」

近年政壇盛行翻案、扒糞、掀弊案之風,國民黨一朝拱手讓江山,得準備承受更嚴酷的檢視。民進黨人士預見,如二二八、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等將重新調查;外匯存底、軍事採購、十八標案等黑箱子一一被掀開。情治單位內部有人會提供資料密告,也可能發生「雷震日記被燒」或「中油火災」之類疑似湮滅證據的現象,自然也會造成某種程度的人心惶惶。

也有人戲謔,假若民進黨在朝,「貪贓枉法經驗豐富」的國民黨在野監督,「台灣吏治將前所未有地清明。」執政黨如有關說、貪污、浮編預算情事,絕難逃國民黨法眼。

長期擔任民進黨軍師的魚夫則預料,三年後,民進黨人若贏得總統寶座,應只是險勝,正因兩黨得票差距微小,往後任何弱勢團體都是不容忽視的票源,少數人的權益會得到較好保障。

打破舊遊戲規則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新朝新政,許多近半世紀來想當然耳的遊戲規則都將打破。

中正機場、經國號戰機、登輝大道、西藏路、廣州街大概都得易名;錢幣換上新肖像;大批銅像倒地、紀念堂夷平;鄭南榕、詹益樺入主忠烈祠;「國父思想」移至哲學系或歷史系;「反共必勝、建國必成」的標語,或許不必拆除,意涵卻已完全不同。到時若再有消息欠靈通的大陸青年劫機來台,高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可就看錯風向了。

目前國民黨掌控的電視台可望改貌。如果明年民進黨攻陷中興新村,台視(省府股份居多)就將率先望風轉向;接著是軍方和教育部擁有的華視,待民進黨入主總統府時,國民黨營的中視也棄守了。而如果民進黨信守「全面開放電子媒體」的承諾,廣播電視台將擺脫「為政治服務」的包袱,真正解嚴,否則媒體不過是換了一隻黑手操縱。

兩黨易位,社會人才流向隨之逆轉。過去對民進黨不放心、對國民黨不甘心的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可能投向新執政黨,見風轉舵和暗處的支持者也紛紛浮現,黨員大幅膨脹之餘,可預期地會是良莠不齊。

而地方派系和財團,這兩個極可能拖垮國民黨的利益族群,眼看江山易主,「一分鐘內就可以換支旗子」。前立院「集思會」大將林鈺祥說,民進黨如果由游擊戰轉為陣地戰後,勢須與地方勢力和財團結合以鞏固政權,就此埋下腐敗的因子,往後就賴兩黨相互監督制衡。

有「民進黨道德者」之稱的施明德則語重心長指出,「抗拒誘惑」比「承受苦難」更難,民進黨執政後若不能對金權的誘惑免疫,充其量只是短命的「一任執政黨」。

加速改革

至於國民黨,民國三十八年倉皇退守台灣,近半世紀來負載了多少愛恨毀譽,一旦再度落敗,是否還有退路?

國民黨出身的立委張俊宏比喻,這個百歲政黨猶如一名臃腫的病人,只有下野一次,才可能去掉贅肉和多餘的膽固醇,血糖血壓下降,一番休養生息後,來日再起時自然身體健康、精神煥發。

然而,樹倒猢猻散,屋倒眾人推,國民黨也可能就此萬劫不復。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說,國民黨目前的運作和集資方式都以繼續執政為前提,一旦失去政權,即一切落空,「可見它不是民主屬性的政黨,禁不起下台後再上台,」

近年「愛黨愛得很痛苦的」關中也憂心,萬一國民黨下野,遭逢以「本土化」為強力訴求的執政黨,又被塑造成「外來政權」形象,勢必一垮不起。

被視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之一的施明德預估,當國民黨成為在野黨,以地方角頭和財團為權力基礎的主流派,失去分配資源的優勢,受創將會最重;具反金權形象、代表外省族群的新國民黨連線,過渡期間仍有一定空間,至於泛非主流的元老派則注定失去政治舞台。

危機四伏,長年獨大的老店該如何調適準備,以因應市場自由競爭的新局?

有人調侃,只要國民黨主事者加快腳步「搞垮」這個巨無霸,就是對「政黨政治」最大的貢獻,日後還可獲頒「功在黨國」的匾額;甚至該及早邀請許信良、陳水扁等人,上陽明山革命實踐院傳授「如何做個有力的反對黨」。

當然,更多人正色規諫,國民黨應收拾起顢頇老大之心,與時間競跑。為了自已可能下野的那天著想,應趁目前仍握有掌控權時,及早完成黨內民主,黨產法制化,大公無私地營造黨政分立、行政、軍隊、警察、司法中立的大環境,袪除憑恃特權的驕縱因循。

只不過,今天的國民黨若真有誠意、也有能力如此反省改造,又何致於淪落到政權岌岌可危的田地?

在野的滋味(一)

李守道,國民黨屏東市黨部主任

37歲,從事黨務13年

屏東縣長蘇貞昌是民進黨籍,屏東市長容滋浩是無黨籍,我在這兒是「雙重在野黨」的身分。不是自己黨員當行政首長,黨務運作就是非常不方便,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光復政權。

比如說,農漁會總幹事是我們黨在基層的重要角色,現在縣府農業局可以在遴聘過程中杯葛,我們無法掌握流程,就失去了先機。過去希望那位同志擔任什麼職務,可以直接把名單給縣長,獲得行政單位配合,現在就無法直來直往了。

以前到縣政府找人,直接闖進辦公室,坐下來就談。如今只好採中午便餐或找人傳話的方式。現在縣政府裡有白色恐怖,有些公務員打個電話給我們,第二天就有人問,後來只好到外頭打公共電話。他們在「番邦」受壓迫,人心思漢,我們要給他們安慰同情。

市的層級也相似。有些與我們配合較好的里幹事,三個月、半年就被市長調動,等於間接逼他們不能插手國民黨的工作,現在里幹事與我們滿疏離的。

為了突破,我們也改變做法。調整組織,以往很多從政同志擔任的位子,現在都調整了;各單位賦與不同任務;從社團物色人才,也採救國團辦活動的方式,吸收培養青年幹部。

我希望黨的上層長官多聽聽基層的聲音,不要忙著爭位子。從政主管同志即使不能為我們塑造有利的補選環境。至少不要害我們。

民進黨若全面執政,那很不幸,尤其像我這種外省第三代。他們要徹底毀掉現在的環境和制度,又不知能否創造新的。到時我可能會放下工作,跳進某種社會運動或革命,自己若不救自己,誰會救我們?

(林蔭庭採訪整理)

在野的滋味(二)

高雄縣某國民黨黨工

41歲,從事黨務14年

過去國民黨人當縣長時,我們協助他執政,期望他政績好,輔選起來順水推舟;今天民進黨執政,我們就只好和民眾在一起。

余陳縣長有她的執政優勢,但我們也有其他的政治資源。比如民眾關心的石化工業區或水泥廠污染問題,我們若能前瞻,搶在縣政府之前向中央反應,中央又先回應,就能掌握優勢。否則縣政府若先行動,一通電話就解決了,又抓住了新聞焦點。

但有時上級的從政同志反應太慢。像大社工業區的糾紛,經濟部長竟說:「奇怪,怎麼地方黨部比民眾還激烈?」其實我們是演戲啊!替民眾說出怨言,讓他們覺得「國民黨還不錯」。中央一配合,我們就有利了。

,上街頭也不是民進黨的專利。民眾若要抗議陳情,我們趕在縣政府之前先去開會協調,告訴他們先理性處理,做不成我們再陪他上街頭,有我們參與,可以把事情限制往理性範圍內,而且若上級從政同志配合,還有幕後溝通的管道。

我們和民進黨、黑派之間互相尊重。政治人物嘛!在台上是演戲,晚上一起上酒家喝酒、唱歌,選舉時各自回選區去騙自己的選民。

天下沒什麼不更能的事。當初蔣公逝世,人民呼天搶地,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後來也沒怎麼樣。民進黨為了爭取執政,短期內會團結,但「有什麼樣的執政黨,就有什麼樣的反對黨」,民進黨執政後,政治文化可能與國民黨差不多。

(林蔭庭採訪整理)

在野的滋味(三)

某國民黨黨工

36歲,從事黨務10年

三年前國民黨派系不團結,輸掉了縣長。這段日子以來,我一直在做心理建設,告訴自己要突破心結,不要以為這是個我們失敗的縣分,到處都是民進黨的。就像做生意,不能什麼都包,這個不行就做別的,外面空間很廣闊。

戰敗之將,不能言勇,縣政府我是不再進去了,但我可以轉移陣地。我做的婦女工作與很多社團有關,非黨員也可以幫國民黨做事,拉攏一些新人。

以前國民黨當縣長時,縣政府就像家裡,到處可說話。現在民進黨的縣長監視得很嚴格,到處布署人,公務員有事也不敢告訴我們。有個黨都的同事,先生在縣府上班,立委選舉時主管還特別問他要選誰,他也很「古意」,回說「都不選」。

上次本縣婦女界勞軍,縣長太太和民進黨縣黨都主委太太都來了,車子不夠,主委太太就說:「叫縣政府派車來好了。」我非常感慨,國民黨當縣長時,我們都不敢如此,現在她的口氣好像縣政府是她家的。

以前黨部辦一些非政治性的活動,如女教師聯誼,會和縣政府教育局合辦,現在不了,我們辦活動都要說清楚:「這是國民黨黨部的關懷。」有些公務員怕別人知道他和我

們走得近,不敢來參加活動,但將心比心,我也不怪他們。

現在國民黨籍省議員和立委若爭取到地方建設經費,雖然還是轉撥縣政府使用,但都要讓民眾知道這錢是怎麼來的,一切都要分清楚。

(林蔭庭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