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小招牌製造所》用設計 重新打造城市名片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用設計力改善社會25.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user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2015-11-27

瀏覽數 32,750+

《小招牌製造所》用設計 重新打造城市名片
 

處處可見的招牌,向來是城市面容的一部份。從招牌的設計呈現,不難看出一個城市的歷史演進與內蘊精神。然而,招牌就只能是燈箱、霓虹的展現嗎?招牌,其實是可以有故事、可以有溫度、甚至是有個性的。

若說最能代表一個城市的名片,絕對非「招牌」不可,招牌是人們造訪街道的第一視覺印象,是在地生活文化的體現,無數的訊息隱藏在街道的招牌中,架構出這城市的特徵。然而,台灣人很熟悉的街景,抬頭一望總能瞧見五花八門的各式招牌,大鳴大放地反成了一種「視覺暴力」。

讓招牌自然融入街景

有鑑於此,在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架構下,以「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計畫開展了各項「城市設計」改造運動,城市硬體的改造也體現在店家招牌上。如何展現店家的性格、卻同時提昇城市整體美觀?一步一步從計畫媒合開始,找來設計師和店家共同討論後開始設計招牌,不以大立大破的方式,而是以小招牌為這些店家做新註解。

「環境的美感,講求的是整體的和諧與高雅。」儘管身為一個建築師,林淵源總是以建築外的角度看待建築, 順應自然環境而生的建築形式更成了他的一大特色,而他也將同樣的思維應用到小招牌的設計上。

《小招牌製造所》用設計 重新打造城市名片_img_1

(小招牌製造所計畫執行人之一/林淵源 建築師)

「建築空間講求流動性,街道設計也是一樣的道理,而不管是建築或是街道,人,都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林淵源進一步說明,城市若要給人感到愉悅的景觀,招牌絕對身負重任,「從招牌可得知商店的年代、時代的進化,從城市觀察的角度,招牌還能透露出耐人尋味的訊息。」

透過設計 傳遞店家故事

而此次與林淵源合作小招牌製造所的三個店家,分別為「米店」、「台北踢躂舞小學」及「信福書店」,皆位於南港中南街上。說起中南街,可說是解讀南港繁華史的重要街道,隨著時代變遷,隆盛不再,這裡卻仍留存過往芳華,也保留了台灣演進發展的縮影。對於這樣一個「古蹟以上,遺址未滿」的中南路,林淵源的靈感無限並強調,「小招牌的設計是去補原有招牌的不足,並非拆掉重做,同時還要盡量減少招牌之類的突出物,招牌的材質也要融入當地的街景文化,使原生的生活之美可以凸顯出來,更重要的是,把店家的品牌故事挖掘、表現出來。」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好比說,中南街上有不少家米行,合作小招牌的「嘉禾米店」店家告訴他,想要用回「米店」之名,林淵源才曉得,「嘉禾」是當年店家為了營業註冊不得不提供出來的名字,簡單的「米店」二字,雖然不像一家店的名稱,然而這才是街民熟知及口中的「招牌」。

提升美學素質 設計才會發生作用

從小就喜歡塗鴉的他,運用創意,將三家風格迥異的店家,串成一個幽默的童話故事,於是,愛吃米的米蟲超人,化身米店的招牌;在台北踢躂舞小學校,則可以看見一隻熱愛跳踢踏舞的狼,跳到上下顛倒仍不忘擺出最美姿勢的招牌。至於「信福書店」的招牌,則是由一隻有翅膀的小恐龍代言。

《小招牌製造所》用設計 重新打造城市名片_img_2

「當然,小招牌的創意並不會一下子就為街道或是店家帶來大改變,」林淵源說,「當大家願意到中南街拍這些有趣的小招牌時,它就可以一點一滴地慢慢發酵。」

強調美感是得花時間去培養及提升的,因此,在迎接2016年臺北世界設計之都來臨之際,林淵源期許,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能為台北帶來設計內涵的提升,從居住生活環境的美學入手,「當美學素質提升後,設計的功能才會發生正面作用,只有這樣,台北才可能逐漸成為創意產業的搖籃。」

 

 

【想知道更多「‎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資訊,可至: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 查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