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看見台灣》紀錄片在台灣爆紅,從空中紀錄台灣影像的美麗魅力,襲捲不少對攝影有愛好之玩家,開始嚮往空拍享受。自此以後,空拍機開始在台灣掀起一陣風潮,由於價格並不昂貴,最便宜的只要數千元不等,空拍機勾勒無限想像。
只不過,從今年7月至今,就已經發生兩起空拍機撞上101大樓的事件,讓人擔憂空拍機的危險性與隱憂──難保不會有一天,空拍機直接撞破大樓玻璃,或因失控掉落砸傷路人,若又因此導致車禍,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隨著空拍機愈來愈盛行,現有的民航法規已明顯無法有效約束。今年2月,高雄大寮監獄發生囚犯挾持獄方人員事件,媒體出動的空拍機,也遭犯人開槍射擊;加上松山機場周邊飛行管制區域的空拍機墜毀事故,飛航安全問題亟待商榷。
一直到9月底,行政院才通過「民航法」修正草案,明定15公斤以上之空拍機由中央管理,15公斤以下由地方管理,而無論大小,飛行高度都不能超出400呎(約40層樓高),更不得在任何飛行管制區域使用空拍機。
若是15公斤以上的大型空拍機,飛行前都應該先註冊,操作者也要考取合格的機械駕駛證照,此外,空拍機不得在夜間時刻飛行,若違法,可罰30萬至150萬之罰款,情節重大更能直接沒收空拍機或吊銷駕駛執照。
只不過,由於法令才剛推行,大部分民眾都還不知法,管制能力實在有限,特別是大部份的空拍機目前都沒有登記,墜毀時也難以抓到誰是空拍機擁有者,令人擔憂。
同樣的問題在美國,空拍機也是令美國當局頭痛的問題。
美國獨立機構Battelle為了針對到處亂飛、砸傷人的空拍機,特別研發了一款「DroneDefender」(防衛無人機)手槍,目的是以無限電波直接干擾空拍機,達成安全需求之目的。
DroneDefender的造型除了酷炫,功能也十分講究,不僅具有標準的來福槍外貌,板機、瞄準孔一應俱全,槍口部分更有一個大大的無限電波發射器。
其原理在於,藉由更強烈之電波來干擾空拍機玩家的遙控訊號,使空拍機失去控制,並緩緩的降落地面,藉此避免讓空拍機進入管制區域(如軍事基地、高樓、機場、監獄等),有效制止傷害。
在奪下空拍機控制權後,飛機即可被DroneDefender控制上下左右之方向,降落到該降落之位置。
DroneDefender的優點在於,它僅有4.5公斤重,訊號可發至400公尺遠,且有精準、不具危險性、簡易操作等優點,目前美國許多航管人員都已開始著手購置相關配備。
在未來,若當空拍機愈來愈風行,台灣也許能採用,避免空拍機飛安事故再次發生。
(圖片來源:enga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