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建黨九十九年的國民黨,首度面臨黨內反對派以組織政團、直接訴諸民意方式,向黨中央的權威挑戰。
二、三月間,原本只是立法院內次級問政團體、成員均為立委的新國民黨連線,宣布成立政團,以爭取有相同理念的民眾參與。一時之間,有關新連線的「奪權說」、「條件說」、「分裂說」,在台北政壇流傳。國民黨一位高層人士偏著頭,面露困惑地說:「新連線到底要什麼?」
雖然打著「驅逐獨台、推翻獨裁、打倒金權、平均地權」的旗號走進群眾,新連線召集人趙少康都認為,他們最重要的目標,還是督促執政的國民黨建立權責分明的體制;而在年年有選舉的未來幾年中,選票是他們達成目標的關鍵性工具,無論舉辦問政說明會或組織政團,目的都是為了凝聚群眾;而群眾所代表的就是「選票」。
用選票要求國民黨改革
被認為在新連線中扮演謀略軍師角色的郁慕明,坦率直陳囊中寶物,就是「用選票來壓迫國民黨改革」。
過去一年中,民眾對執政的國民黨未能明確處置華隆案、長榮案、總統直選變委選、國大無給變有給、土地增值稅等案深切反感;不斷犯錯的國民黨,替強調改革的新連線提供了發展的溫床。
經常主持大型民意測驗的台大社會系教授丁庭宇認為,國民黨已無法以現代化的方式贏得選舉。新連線成員之一的立委陳癸淼,更直指目前的國民黨已成為「最專制的民主政黨」。以國民黨改革者自居的新連線,自然吸收了對國民黨強烈不滿的黨員。
一位自稱忠貞黨員的義工透露,每天總有一些老兵尋址找到新連線辦公室,進門就掏出黨證,話未出口淚先流;更多的是不肯承認自己還是國民黨員的黨員。一位幕僚透露,對國民黨恨鐵不成鋼,卻又不肯加入民進黨的國民黨員,大約占新連線所吸收的一萬名會員的八0%。
據新連線自己分析,目前加入的萬名會員都有高中以上學歷、屬中產階級、年齡在二十到五十歲之間,正是台灣社會結構的中堅。召集人趙少康相信,以此起步,可以慢慢達到初期目標的十萬人,再透過他們的影響力,希望能掌握二五%的選票。
從新連線的策略構想看來,未來三年內,他們有多次與黨中央角力的機會。
今夏即將召開的十四全,新連線使力的重點將放在黨主席由黨代表直接票選,成員們已開始提醒支持者慎選黨代表;年底縣市長選舉和往後每一場選舉,則將推荐候選人,以測試選票實力。如果證明確能掌握二五%的選票,「三年後的總統選舉,新連線就能左右大局,」一位核心成員樂觀評估。
核心成員默契十足
不過,儘管對外宣稱「每一場仗都要好好打」,新連線成員卻也難掩對黨中央主導的十四全充滿無力感。據內部幕僚透露,這第一場仗究應如何打,核心成員仍在整合意見。
目前,新連線的靈魂人物是六位立委--趙少康、郁慕明、陳癸淼、周荃、關中和李慶華,加上曾任立委、現為新連線秘書長的李勝峰。能言善辯,是他們吸引群眾的本錢;採取合議制的集體領導模式和帶點俠氣的道義之交,則是維持內部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幾位核心成員均表示,平時各有自己的舞台,利益既不衝突,就沒有競爭的矛盾。
唯@的女性成員周荃則透露,由於基本理念一致,不論在議場、在群眾場合,七人總是默契十足。時常一個議案,不需經事前討論,他們的發言就能一致;任何一人有任何動作,有時只需使個眼色,其他人自會出來支援。
去年在李勝峰宣布退出立委選舉的記者會上,眾人紛紛落淚;趙少康宣布棄官競選時,眾人又一齊振臂歡呼;高雄暴力事件之後,七人在極短時間內,一致表情嚴肅地發表共同聲明;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一致的立場和動作,是新連線抗爭的本錢之一。
然而這些在講台上號召群眾頗具魅力的立委,真正的舞台仍在議場;正如趙少康所說,辦演講、搞活動只能在休會期或會期剛開始較空閒時為之,而新連線的日常工作則與一般公益團體並無二致,是由幕僚和義工扛起。
不看利益,只看心意
幾位立委本來各自就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幕僚辜,新連線成立後,又吸引了一些人加入,其中以學者和新聞工作者居多。演講會中招募來的義工,更是三教九流,年輕、年長、知識分子、勞工都有。一位幕僚表示,搞政治團體就是交朋友,「不看利益,只看心意」。
做建築包工的兀瓊玲,三十不到,削得極薄的短髮顯出精神,腰上別著一支大哥大,放下生意,她南北奔波,去台中、高雄的演講會幫忙。她快樂地說:「我對國家的事憋了一肚子的氣,沒想到這裡竟有這麼多說同樣語言的人。」退休老師范阿姨則抱持「反正爛命一條,能做多少算多少」的奉獻態度參與。這樣的義工,向新連線登記的有四、五百人。
不同的群眾,有著不同的心情,新連線的群眾路線走得並不平坦。
二月二十六日晚上,新國民黨連線舉辦「請問,總統先生」問政說明會,台上七位核心成員振臂高呼;「支持新連線,拯救國民黨!」台下四、五千名聽眾激動回應,場面激情熱烈。
緊接著,在素以政治冷感著稱的台中,新連線的演講會吸引了五千名群眾;而台北中正紀念堂廣場的演講會,更集聚了一萬人。然而,新連線在高雄的演講會,卻因群眾暴力鬧場,幾位講員連站上講台的機會都沒有。三月二十七日,新連線核心成員、立委郁慕明在一場座談會中又宣布,新連線要調整路線,今後將專注於公共政策。
短短一個月內,新國民黨連線從絢爛歸於沉潛,顯示出隨著三月中旬政壇漸趨穩定,新連線立即面臨新的挑戰。
突破省籍是最大挑戰
雖然公開場合避談省籍,私下新連線內部幕僚卻相當憂心,無論聽演講的群眾或填表人會的支持者中,外省人和本省人大約是八比二或七比三,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參加立法院新國民黨連線問政團體的十四位立委中,沒有一位本省籍立委公開參與發起政團。
一位幕僚證實,婉拒參加政團或不願公開聯署發起的立委成員,部分確有來自選區的省籍考慮。無怪乎趙少康和郁慕明不約而同將「突破省籍限制」,視為新連線現階段最大的挑戰。
新連線原本規畫,辦完台北、台中、高雄三場說明會後,繼續在南投、新竹、基隆、桃園等地,舉辦群眾演講大會;如今在輿論和幕僚一片降溫的建議聲中,已悄悄暫時擱起。國家認同、黨內民主等較爭議的話題,在新連線核心成員的發言中,也漸漸地被公共政策取代。
反對運動老將--立委朱高正、林正杰,曾不約而同地有感而發,群眾運動中的掌聲是假象;以公共政策為民眾謀福利的反對運動,卻是寂寞而漫長的。力圖掙脫外省籍、好鬥形象的新連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