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看不見的戰爭,企業如何因應現代白領犯罪?

確保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5-08-27

瀏覽數 12,000+

看不見的戰爭,企業如何因應現代白領犯罪?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企業舞弊案件層出不窮,一件比一件「大條」。從輪胎業收受回扣、科技業爆發營業秘密紛爭官司、幕僚冒名老闆詐欺公司款項或監守自盜六千支手機、攜機密文件跳槽同業及甫發生的集團集體收賄弊案,不禁讓人疑問:「台灣的公司到底怎麼了?」

近期發生弊端的多家公司,皆為上市櫃公司,其中不乏內部控制強度都在水準之上大型集團,卻仍舊無法阻擋弊案發生。「看不見的戰爭」,不僅對企業造成財務或訂單損失,更打擊企業形象。

勤業眾信總裁郭政弘指出,企業舞弊樣態日新月異難以防範,曝露出傳統稽核方式已不足以應付這些新挑戰。

根據統計,〈2014年全球舞弊調查報告〉顯示,約42%的舞弊事件是透過「檢舉」而被發掘。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指出,顯見從舞弊偵防角度而言,控管設立固然必要,隨時調整並設立偵測機制才是關鍵。

換句話說,企業應建立更嚴謹的內控與稽核制度,作為第一道防線。

郭政弘表示,企業首先應該了解平時營運中可能發生舞弊風險的環節,進而設計防範措施並宣導落實;其次,透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查核、管理階層審查,確保舞弊案件發生能快速找到並保全證據,才能確保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當發生營業秘密受到侵害時,如何妥善保護?萬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黃帥升表示,過往營業秘密外洩,多半為離職員工洩漏,或遭競爭對手透過商業間諜竊取,以及合作廠商管理不當等。

因保護營業秘密走上法庭時,若想在訴訟過程取得優勢,企業得先清楚營業秘密標的認定方式,搭配良善管理制度,除了須在事前妥善管理及識別、保護,阻擋惡意或操作不當造成營業秘密資訊外洩,也能於發生事件時,提供被信任的呈堂證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