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豐任(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營運長)
我是《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的營運長蔡豐任,這次參加獵豹移動舉辦的紫牛戰隊比賽,獲得前五強到北京參訪。在北京我們參觀了百度、騰訊、京東、小米、美團...等知名而具代表性的網路公司,也拜訪了一些創業聚落,像是創新工場、氪空間,並參與創業者的聚會。
這趟旅程中,我深刻體會了大陸公司運營的「速度感」,創業者好像在西部大草原上奔馳一樣,前方有大好的機會可以開拓,但是後面又有許多豺狼虎豹在追趕,每間公司都在全力衝刺。
網路業者巨浪來襲,傳統行業無法倖免
記得三年前在大陸開銀行帳戶像是工廠流水線一樣,辦事員拿到申請表做完他的步驟,就往下一個辦事員傳,一直傳到覆核主管後再傳回來,開個戶需要一個小時以上,這次去已經是全面無紙化,在電腦輸入資料,在手寫板簽名,手機的App也做的很完善,與第三方的行動支付綁定也是彈指間就可以完成。不只如此,去年支付寶還稱霸行動支付市場,今年我們坐計程車,付錢給朋友都已經改用微信支付,使用上又更加便利。另外,我們還看到了許多荒廢的購物中心,在線上購物超級方便的北京,實體零售店面受到強烈威脅,許多商家只好關門大吉,路上到處是送貨以及餐飲外送的快遞員。
必須聚焦產品才能勝出
在如此競爭的環境下,「產品力」格外重要,必須要傾全力投入在產品核心價值才能做出差異,才能全力衝刺甩開對手。在台灣,多數業者習慣從商業模式開始著手,這種做法在北京被視為是上一個世代的創業方法。投資多少錢,產出什麼產品,獲取多少收入,台灣創業者因為募資不易所以通常會計劃好怎麼賺錢,投資報酬率不錯的項目就會去做,也常因此延伸出不同的產品服務,雖然收入提升了,但是也使組織失焦,失焦的下場就是成長速度的放緩,這是網路創業的致命傷。
北京創業者要的是資本市場的估值,因此一個充滿未來的產品故事,更能讓投資人買單。這裡的眼光放很遠,不在意短期的收入,重點是產品要有人使用,成長率要很高,市場潛力要很大。一位年輕的創業家告訴我們,「值多少錢」比「賺多少錢」還重要。因此創業家專注地把全部資源投入在一個簡單的產品上,把服務做完善,並且快速成長取得市場關注。網路創業的成長率爆發特點在北京被發揮地淋漓盡致。
時間才是最高的成本
小米董事長雷軍常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裡的三個月像是台灣的一年,一個項目三個月沒有營運數據成績差不多就要打包回家了。我們在創新工場遇到一位年輕的女性創業家,因為北京交通實在是很不方便,她做了一個社區專車的服務,解決郊區市民通勤的問題,短短3個月就有超過90台大巴士在運營。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創投像是當鋪一樣,24小時就可以把錢匯到你的戶頭。就連大型的網路公司也是飛快前進,我們參觀了大陸最大的團購網《美團》,從傳統網站起家,現在已經有超過95%的使用者是使用手機服務,今年上半年營收470億人民幣,甚至已經超過去年整年的成績。
認知是唯一的壁壘
當大家都飛速前進的時候,行進方向就顯得格外重要,一個差錯走錯方向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獵豹移動CEO傅盛跟我們說網路時代沒什麼技術屏障,像是蓋房子一樣,用不同的方法蓋,都能把房子蓋起來。也因此,是否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需求,想法跟別人不同,甚至是讓別人不理解為什麼你要這麼做,才是勝出的關鍵,「認知差距」就是「時間差距」,要做到讓別人理解時已經追不上的程度,這就是網路業唯一的壁壘。這與彼得‧提爾(Peter Thiel)所說的「偉大的企業都有秘密」是同一個道理,時代進步得太快,創業者必須時常挑戰自己的想法,拋棄成見,找出真理,才不會被淘汰。
放空思維,重新學習
有人說台灣受限於市場規模,行業發展有限。我認為其實我們是被自己的思維限制住了。除了良好的生活品質,讓人沒有改變的迫切感之外。過往成功的經商經驗也成為阻礙,因為供應鏈效率好,容易提供高CP值的產品獲利,也因此缺乏創新。更重要的是,台灣小而美的環境,讓大家容易安排與管理太多事情,沒有聚焦的習慣。其實,中國就用了一個GDP的指標全力衝刺,造就了好幾年的經濟榮景。
在北京,我體會到了必須要先放空在台灣的經驗以及認知,來這裡從頭學起,並且快速進化才有機會在大陸市場成功。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充滿了各種問題等著創業家去解決。如果你的目標是大市場,我想這裡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把格局放大,勇敢想像,只要你的故事有人買單,就有機會能實現夢想。一起狂奔吧!創業者們。
(照片提供/獵豹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