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現代文化的重要內涵,科技教育也是科技發展的基礎。美國、日本等國,早就組織了各種專業委員會,針對二十一世紀,研訂科學教育改革的藍圖。
然而檢討我們自己,雖然口頭上大家都很重現,但從落實的層面看,科技教育是被擱在旁邊的一環。
被冷落的科技教育
在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民國七十七年二月)中,並沒有科技教育這一議題。在第四次全國科技會單安民國八十年一月一中,科技教育也只是被安排為中心議題裡的一個子題,還有,教育部的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由一位八十六歲的老人領導,每年編列幾百萬預算,實質上形同癱瘓;在「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六年中程計畫」(八十年至八十五年)及「十二年長程發展計畫」(八十年至九十一年)中,科技教育均著墨不多。
官方的科技教育政策既不能令人滿意,民間對科技教育的討論如何呢?
科學月刊雜誌在過去二十年裡曾辦過十五次座談會及研討會,其中有六次是討論科學教育。兩年前,則開始以社團方式運作的科學月刊社發起舉辦第一屆民間科技研討會,其中科技教育是四個主題之一,包含了中小學科學教育及研究所科學教育兩個子題。由於在這次研討會中,有關科技教育的討論最為熱烈,大家意猶未盡,所以今年初(元月八、九兩日)科學月刊社舉辦的第二屆民間科技研討會,就以科技教育為主題。
這次研討會的子題包括中小學科學教育、高等科技教育、大學通誡教育、資訊社會的科技教育、二十一世紀大學科學教育的理念及婦女與科學等。
對研討會建議的評斷
下面就這次研討會中的一些突出建議略做評斷:
●與會者希望政府儘速成立一個大型的研究專案,有系統地設計未來的科學課程,以適應二十一世記的社會。這需要檢討目前的中學課程、大學入學制度及教科書的編輯制度。
●與會者建議推動台灣的「希望工程」,重現中小學裡對科學學習能力較弱者的教育。這需要檢討當局正大力推行的以升學主義為教育本質的「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檢討教科書一元化的措施,以及增加中小學教育經費、減少班級人數,對「後段班」教師給予特別鼓勵等。
●與會者建議釐清技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分野,重建技職教育體系,改善技職教育的課程與師資,推行技職證照制度。這與許多教育學者所憧憬的「綜合高中」似乎大異其趣。
●與會者建議大學各科教育應在專業教育之外,重視專業養成教育與通識教育,以期培養健全的現代知識分子,這有需要檢討目前大學法規定大學生一定要分學系的作法,朝學程制的方向改革大學的教學制度,並全盤檢討通識教育的實踐。
綜言之,這次研討會辯得算是成功。但接下去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是如何使研討會中的各項建議形諸政策而付諸實行。這固有賴科學月刊社的同仁再接再厲,續就每一子題進一步研討,形成共識。更期望教育當局能徹底檢討科教指導委員會的功能與角色,責成其制訂出一套完整的科技教育政策來。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