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今年30歲的阿文,是個平凡、務實的上班族,每天早上準時8點起床、9點上班,因為業務繁重,他幾乎天天都忙到晚上9點才下班,工時超過12小時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也由於太忙,晚餐都在下班後才吃,因而到家通常已經10點,在打理一些家務後,私人的休閒時間幾乎所剩無幾。
為了不被市場、公司所淘汰,積極的提案與創新想法,是他每天都要面對的挑戰,他擔憂企劃案被主管打槍、新作品被老闆退件,龐大的壓力導致他精神耗弱、完全不想面對,上班,對他來說就是一個苦痛的開始。
壓力的因素讓還年輕的他就已經長了不少白髮,還有內分泌失調、胃痙攣、壓力肥的症狀,甚至還萌生許多悲觀的想法。原本看似一個前景大好的工作,卻因為自我要求過高、不懂得尋找紓壓管道,而日積月累成身心最大的障礙。
*如何紓解壓力?
壓力,是能幫助人成長、進步的動力,但如果壓力過大,往往會成為一道無形的高牆,壓迫的令人喘不過氣來。因此,如何面對壓力、克服壓力、處理壓力,將是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經歷的過程,只要處理得宜,往往能獲得更大的收穫與成功。
醫師李偉文就曾說,「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活得不太好,許許多多的慢性病與癌症,加上折磨人的焦慮、憂鬱、失眠,不明的疼痛或過敏症,找不到生理上的致病感染源,卻又是這麼真實的病痛。我想,這些無法名之的不舒服,大概有很大的比例來自於壓力,這個時代無所不在的壓力。其實壓力沒有所謂好或不好,它是所有生物為了生存而具備的一種反應機制。」
他建議有壓力的朋友,應該要多運動,運動可以消解掉因為壓力所產生的各種壓力賀爾蒙,而研究證明,運動所產生的多巴胺、腦內啡,可以使身體感到愉悅快樂。
知名健康專家潘懷宗就建議6種不同的紓壓方式,分別是:
1、運動
這是既簡單、又方便的減壓方法,能提高體內的血清素,讓心情變好。
2、旅遊
來趟大自然之旅,用宇宙能量洗滌身心的污濁,近身貼近花草樹木、大海及高山,壓力才會整個釋放。
3、深呼吸
深呼吸時,專注力會放在呼吸上,幫助身體放鬆,因此可減少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4、鬆心鬆身
先鬆心,才能鬆身。鬆心不容易,這是一種心理活動,要不斷以暗示法告訴自己一切無礙,退一步海闊天空,心裡的大石頭自能逐漸放下。
5、試著說出困難
說出困難有助減壓,作用就像倒垃圾一樣,雖然傾聽者不一定能夠幫你什麼忙,但垃圾清完了,人會跟著紓壓。
6、做好時間管理
很多壓力是來自時間不夠用的壓迫感,因為常常有一堆工作都擠在同個時段內要完成,想要妥善解決就得做好時間管理,按照輕重緩急分配工作順序,壓力就會減小。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沒有辦法幫助你紓緩壓力,也許你可以選擇就醫、做做壓力檢測。
什麼是壓力檢測?
這幾年來,健檢不再只注重生理檢查,心理的壓力檢測也成為重要項目。受檢者在安靜的房間裡,坐上按摩椅,舒緩緊繃的肌肉,聽著輕柔的音樂,放鬆情緒,讓心靈煥然一新。
半躺在軟綿綿的壓力測試椅裡,這個模擬母親子宮的環境很快就叫人忘掉現實瑣事。受檢者在額頭、肩頸貼上八個感應器,檢測腦波、呼吸、體表溫度變化,20分鐘後,電腦以數字顯示壓力的感受程度。
「壓力指數幫助受測者感受焦慮和放鬆的差異,」哈佛健診心理治療師王嘉齡說,生活中面臨壓力是難免的事,如果無法放鬆,日積月累,就容易產生精神疾病,檢查儀器可教導受測者放鬆呼吸,只要記得這種感覺,就能自我訓練,學習調整情緒。
梁衛賓診所醫師梁衛賓表示,疲倦、無力感、頭痛、腹痛、腹瀉、易怒急躁是常見的壓力症狀,他從近500名受檢者中發現,即使自覺有壓力,卻只有5%願意正視。
多數人認為壓力不會做了檢測而消失,認為做了有什麼用?然而,壓力指數代表不同的壓力階段,就算不煩躁,也不表示沒有問題,他建議先瞭解自己承受的能力,才能改變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thegrindstone、viveresani、soulconnexion、psychology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