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成績公布,英數兩科城鄉落差嚴重,全國「待加強」(即C級分)的學生均超過33%。以英文為例,每三個學生,就有一個分數低於40分。
為扭轉偏鄉教育困境,全國唯一獲Power教師、Super教師及師鐸獎「三冠王」的爽文國中主任王政忠,在今年四月做了一個夢,要邀請全台灣各科優秀教師,發動一個偏鄉教師優先參與的千人教學研習。在教育部及各界支持下,這個夢即將在七月成真。
文/王政忠
2012年,我去了澎湖七美國中,接待我的吳校長熱情的分享了他們在這個離島學校窮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們學畫畫,不是因為政府的專案補助,而是因為有個退休老師利用晚上周末自願幫忙,分享結束,熱血的主任急切地想要知道我所有在爽中推動的行政策略的細節,我傾囊相授,然後開心的問:「你好有心,你是這裡人?」他說:「是!」我說:「那太好了,要堅持下去喔!」他說:「我急著要問你細節是因為我要離開了,要到澎湖本島去了。」
2013年,我去了高雄那瑪夏,結束之後的短暫空檔,我跟一位美麗的原住民老師閒聊,她很害羞地說:「我想要把你的教學方法學起來,可是我不是本科系,怕學不好。」我說:「那你是哪一科?」她說:「我沒有正式師資資格,因為我是這裡人,我想要幫我自己的家鄉,所以一直來學校幫忙代課,並且努力進修自己。」
2014年1月,我去了台中梨山中小學,我分享了動機策略和成功機會的重要及具體作法,會後我們相約,下學期再來分享MAPS,並且帶他們實作,10月,我依約再次前往,不熟悉的諸多生面孔讓我起疑,我問了聲:「1月份的老師還在的請舉手?」3、4隻手孤單的點綴其中。
2015年1月,我去了花蓮壽豐,微雨的冬日周末午後,擠滿教室的校內校外老師,讓校長吃驚,沒有研習時數,沒有美味餐點,後山夥伴想要改變教學現場的熱情,讓低溫的迷濛校園溫暖了起來,我說:我們來建立花蓮的教師網絡,夥伴們彼此分享訊息,打氣加油,進修成長,好嗎?社群成立了,但我很抱歉,我實在沒有時間專職管理並時刻參與,我知道零星幾位夥伴仍然不定期會分享訊息,甚至跋山涉水前來我的課堂觀課,但我想幫的更多。
2015年3月,我延後了馬祖高中以及離島敬恆中小學的三度邀約,除了臨時被長官交代的行程讓我不得不放棄之外,霧季讓學校一再提醒,飛機轉渡輪的交通方式有可能滯留好幾天的風險,讓我非常擔心耽誤自己學校的行程及課務。
我有一個夢
1999年9月23日,地震後的兩天,因為孩子的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所以我留了下來。
一留,就是16年。
那年青澀的菜鳥教師,沒有想過要改變偏鄉教育的什麼與什麼,只有心心念念想著要給這群我面前偏鄉的孩子,一個專業而公平的學習機會。
我能給的機會,不就是教學而已。
16年過去了,我還在。因為太多人的協助,我的偏鄉孩子們有了更接近公平、更接近專業的受教環境。
而在教育環境改變之前,我及我的夥伴們堅持了這麼多年,能給的,也就是教學而已。
我清楚有太多偏鄉夥伴一樣在辛苦的環境裡,盡力給予這些台灣的孩子教學上的公平對待,期望他們在教育環境改變之前,能擁有翻轉自己命運的能力,這些夥伴甚至比我們做得多的更多,因為他們的環境比我們更惡劣、更不利。
我有一個夢,我想幫忙更多,但我清楚知道在地力量才是翻轉孩子學習樣貌的根本。
翻轉的意義不在載具,不在科技,而在在地力量的投入與願意,重要的不是:「老師,你會不會回來?」而是在的每一天,都讓孩子得到專業而公平的對待.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就是翻轉,讓孩子學會能力才是學習。
今年四月,我發了這個大夢,希望能協助建立偏鄉教師的支持;一個月後,從我的夢變成我們的夢,謝謝教育部長官的全力支持、謝謝中正大學細心周全規劃行政業務支援,謝謝所有教學社群的夥伴熱情相挺,謝謝一直以來在台灣不同領域努力的前輩及夥伴主動響應。
今天,請讓我誠摯邀請各位偏鄉的夥伴們,我們一起來圓一個夢。
一起來,我們來學會更多可以改變現狀的好方法,串聯彼此的在地力量,建立自主的部落社群,讓翻轉學習的芽苗在我們各自的呵護之下,可以拔地而起蓊鬱成林,好嗎?
夥伴們,讓我們與你們一起堅持。
在不同的場域、為了一樣是台灣的孩子,一起堅持。
來,一起來。
7/13-14,咱們不見不散。
2015偏鄉教師暑假教學專業成長研習
1. 日期:2015/7/13 -14
2. 地點:中正大學
3. 對象:
(1)中小學正式或代理代課教師.
(2)TFT及民間教育單位.
4. 報名平台:http://dream.k12cc.tw/
6月12日到6月20日開放網路報名。
(本文由王政忠老師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