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時分,冬陽暖照,信義路上車水馬龍,上班族一波波地擁進這都會心臟地帶;配合窗外繁忙緊湊的律動,工業局第一組科長歐嘉瑞,手持電話筒和原子筆,一邊接電話,一邊做筆記。也開始了他「掌握產業動態、建立動態資料、培養動態觀念」的一天。
提到歐嘉瑞,車輛工會總幹事林遼東毫不遲疑地說,「如果每個公務員都像他一樣,百姓對政府的民怨,就會減少很多。」福特汽車副總經理黃至剛對他不但口頭肯定,「政府機關有這種人,是政府的福氣,也是業者的福氣。」,還以挖角做行動表示。
說起挖角,以歐嘉瑞交大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資格,及十年來在產業界建立的聲譽,大可離開這錢少事繁的公務單位,但在公家機關做事「對國家的貢獻」。「無形的成就感」、「有太多要學習」、「每天都過得很充實」,使他覺得比起一位年收入至少一千萬元的同學,他更快樂。
他對挖角的另一詮釋則是,「將別人的挖角視為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從早期工業局在漢口街類似戶政事務所的審核,到今日領導產業發展的龍頭,歐嘉瑞始終以做個「有格調、有品味」的公務員自許。
蒐集資料功夫扎實
「一定要主動出擊」,他說。IBM美國總公司大裁員。他主動詢問業者對國內的衝擊;有業者到歐洲考察,主動請他們代收集有關GATT的資訊或新書;經常和學界、業界協商溝通,更讓他充分地掌握海內外產業發展動態和學術研究成果。
他從不在辦公室看報,也以「喝茶、看報」的公務形象為恥,但不論是業者或長官,都對歐嘉瑞建立資料的功夫印象深刻。他總是主動地向產業界索取各種報章雜誌、市場研究或產品發表方面的資料。
由於勤於蒐集資料。使他在制訂政策時,可以多角度思考,周詳而縝密。第一組副組長蘇錦火就說,有人想法雖好,都因不瞭解行政體系而事倍功半,歐嘉瑞則可以做出長遠而清楚的規畫;業者也普遍有「歐科長瞭解我們」的反應。
勤做筆記,且不時review的歐嘉瑞,腦子裏儲存的觀念和知識多了,使他在面對新興工業時,如工業局目前正推動的航太工業,也能迅速進入狀況。
他常以前工業局長、現經濟部次長楊世緘做個「有格調、有品味」公務員的話自勉,「讓人家因你而尊重你,不是因你的職務而尊重你。」
(張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