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

2015《遠見雜誌》民眾健檢大調查

新聞稿
user

新聞稿

2015-05-08

瀏覽數 24,200+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
 

台灣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相較十年前加速了1.6倍!癌症時鐘逐年增快,民眾也跟著莫名恐慌,紛紛開始排隊做健康檢查。當健檢已成常態,台灣人的觀念與行為有哪些轉變?影響選擇的因素又為何?《遠見雜誌》睽違8年再次針對國內進行「民眾健檢大調查」,2015年最新發現:民眾健檢頻率確實提高,兩年內全台超過三十五歲以上成人,有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整體健檢預算平均是7179元,願意花費萬元以上的「高消費健檢族」則成長近一倍,達15.8%。

2007年,《遠見》率先進行國內第一份民眾健檢態度大調查,當時指出近八成五民眾認為健檢很重要,卻只有四成的人會每年做檢查,更有27%的人從來不做檢查。8年過去,《遠見》重啟調查,分為「過去健檢行為」「近期健檢經驗」「未來健檢規劃」三大部分進行理解,一一檢視全民健檢現況。

過去健檢行為

全台過半數民眾 近兩年曾做過健檢

調查顯示,最近兩年內(2013年至2015年1月)超過三十五歲以上成人,有做過健康檢查的人占55.2%,從來沒做過的僅15.1%(表1)。至於檢查頻率,多數人是每半年或一年一次,占42.4%;兩年一次的有14.5%,三年或三年以上才做一次健檢的是16%。但也有20.3%的受訪者表示不定時(表2)。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1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2

詢問民眾超過兩年沒做健康檢查或從來不做健康檢查的原因,主要分成兩大類:一是「覺得自己很健康」的,占36.7%,其次是認為「花費太多時間∕沒時間」的,占26.5%。其中,「自覺很健康所以不需要健檢」的觀念,正是多數人最常見的誤解之一,可看出一般人還是存有「身體有問題才要去健檢」的想法(表3)。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3

詢問民眾為什麼做健康檢查?調查發現第一大主因是「定期檢查∕了解身體狀況」,占48.9%,其他二至五名分別是:「企業╱職場健檢」27%、「預防疾病提早發現」9.5%、「政府∕健保提供的免費檢查」8.7%、以及「身體不適」8.7%(表4)。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4

其中位居第二大主因的「企業∕職場健檢」,是近年新興趨勢,符合法令規範和社會期待的兩股推力。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條,企業雇主必須提供未滿40歲員工每五年一次、40至未滿65歲每三年一次、65歲以上員工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而近年薪資成長慢,為提高員工幸福感,企業轉而增加福利,形成「薪資難漲福利漲」,加碼投資員工健檢資源成為企業選擇的重點。

近期健檢經驗

77.1%健檢只選基本型;公司健檢中近六成不願再自費增加項目

若從檢查項目來看,一般「健檢套餐」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基本型、侵入式腸胃鏡檢查,與高階影像檢查如PET、電腦斷層。

從調查結果來看,民眾最常選擇的是「基本型」,占比達77.1%,檢查項目包含身高體重、血液、尿液、糞便、X光、超音波等。會做到基本型、侵入式腸胃鏡、高階影像檢查,加總方案的人僅有9.3%(表5)。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5

當問到「最近一次在哪個場所做健康檢查」?有近四成的人回答「地區與區域醫院附設的健檢中心」,其次是「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附設的健檢中心」占20.2%,第三高是「一般診所附設的健檢部門」,有16.5%的人選擇(表6)。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6

至於什麼是「影響民眾選擇健檢場所」的最大因素?近三成六認為「交通方便」是最大考量;受企業健檢盛行之影響,第二大因素是配合公司所合作的健檢單位(26.6%)。這兩者因素的比例大幅領先其他項目,在挑選健檢場所時占了絕對性地位。其他選項「價格」「醫生醫術∕知名度」「醫院大∕知名度高」等,占比都低於5%(表7)。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7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為了解目前民眾健檢費用的支出狀況,調查同時詢問受訪者,排除公司補助金額後的自費總額是多少?結果顯示,有35%的人有自費增加檢查項目,其中自費者最常花的金額是介於3000元以下,占21.7%;願意自掏腰包超過1萬元以上的占6.5%,自費總額平均2233.78元。總體來看,沒有再掏錢的人還是占最多數,高達57.6%不會自費增加檢查(表8)。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8

未來健檢規劃

55.6%願自費健檢;最在乎醫師解說與儀器

不過,假如所任職的單位沒有提供健康檢查福利,願不願自費做檢查?肯定的有55.6%,但不願意自費做檢查的,仍有32.6%。正面來看,過半民眾即使沒有公司健檢也會自費去檢查。但亦可推論有近1/3的民眾,因企業有提供此福利而去健檢,若少了這層誘因,確實影響部分受訪者的健檢意願(表9)。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9

做健檢時,民眾又最重視哪些部份呢?前六大服務要素,依序是醫師解說詳細(44.8%)、高階醫學影像儀器(31%)、價格合理(27.2%)、檢查項目選擇多(21%)、健檢環境舒適(17.9%)、醫師醫術∕知名度高(16.4%)(表10)。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10

有趣的是,比對前述「民眾選擇健檢場所」的兩大原因,是「交通方便」和「配合公司合作的健檢單位」,民眾重視的六大服務項目卻沒有顯示在過去選擇健檢場所的因素,兩者有明顯落差。

專家認為,可能與民眾不知道哪些醫院或健檢診所的優勢有關。加上民眾若沒有將健檢的重要性提高,自然不會投入太多心力比較挑選,多半只求「方便性」,就讓交通便利成了健檢場所中選的最大優勢。這也凸顯「瘋健檢」的社會趨勢下,如何享受有效、優質的聰明健檢,民眾還是應自我篩選。

整體而言,民眾願意花錢投入健檢預算平均約7179元。分析占比,54%民眾願意花的預算在萬元以下(包含7.6%是不花錢的免費檢查),會花萬元以上的民眾占15.7%。比較2007年調查結果,當年民眾表示可接受的健檢費用在萬元以下的是55.7%,達萬元以上的比例為7.5%。可見萬元以下的消費族群持平,但萬元以上的健檢「高消費族群」整整成長近一倍(表11)。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11

最後問到未來進行健康檢查,會優先選擇的自費項目為何?有過半民眾(51.1%)選擇「癌症篩檢的正子斷層造影」,其次的二到五名為無痛腸胃鏡(32%)、心臟機能(31.8%)、腫瘤指標(26.9%)、腦血管磁振造影(23.6%)。此外,也有12.4%民眾關心睡眠健康(表12)。

就怕身體不開心!近兩年全台過半數民眾曾做過健檢_img_12

【調查說明】

1. 調查執行:遠見民調中心

2. 調查對象:居住在台灣20縣市之35歲以上民眾

3. 調查時間:2015年1月29日至2月1日

4. 樣本規模:成功完訪1,003人

5. 抽樣誤差:對母體各項參數的推論,以95%信賴度估計最大抽樣誤差為±3.1%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