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媽寶」嗎?又或者,你教養孩子溺愛的程度,就像是在培養一個未來的媽寶呢?媽寶不僅是社會上一個不成熟的代表,也缺乏獨立自主、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有趣的是,媽寶通常不會認為自己是媽寶,他們覺得那是孝順、親愛的表現。
媽寶的某些行為不僅讓身邊的朋友、戀人感到難受,甚至還會將這股壞習慣帶到職場生活上,成為無法獨當一面的成年人。
《遠見》統計了5大媽寶最令人傻眼的問題行為,如果不懂得改進與獨立,孩子也許永遠只能活在爸媽的庇蔭下。
1、面試時要父母陪
面試時,主管要看的是求職者本身的工作經驗與才能,而不是父母的體貼或愛護。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進入社會被欺負,而一同參加企業面試。如此「護子心切」的行為看似令人感動,但實際上卻是在斷送孩子的大好前程。
因為主管要的,是擁有能夠自行處理各項任務、難題的人才,而不是要一個出社會了卻還要家人幫忙、永遠無法成長的求職者。要主管相信他能夠有抗壓性、耐性,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帶家長面試的情事在各企業都曾發生,但幾乎沒有能夠因此錄取的員工。
2、什麼都要「我媽說……」
「我媽說不能太晚回家」「我媽說不要騎機車」「我媽說我不能加班」……總總的「我媽說」,是他們習以為常的經典口頭禪。把媽媽掛在嘴邊、當作護身符,並不會讓人覺得比較有說服力,反倒會招致不成熟的冷眼看待。
這些媽寶在和同學、同事相處時,通常都會因難以配合他人而人緣較差,但媽寶不在意,只要媽媽還願意陪伴他,就是最心滿意足的事。
3、不會打理生活起居
媽寶從小到大,都受到媽媽妥善的安排與照顧,不僅早上有人能叫他起床,就連三餐都準備的十分豐盛。他們不會作家事、不會使用家電產品,甚至連公車都根本不會搭。
一旦面對需要離開家人的讀書、工作生活,他們幾乎就成了「廢人」,若交往的另一半是屬於媽寶類型,除了會讓人十分頭大外,就連感情也會常常受到對方家人的干涉。
4、談戀愛要媽媽決定
試著想像,當你談戀愛時,男朋友經常把媽媽掛在嘴邊、什麼都聽媽媽的,甚至在分手時,理由都是「我媽媽說我不適合跟妳在一起」,妳會作何感想?
事實上,這種男友沒有一般男人應有的擔當與肩膀,沒有主見、想法,凡事都拉父母當擋箭牌,如果要和她共度一輩子,恐怕是給自己找麻煩。如果你的另一半是屬於典型的媽寶,那可能必須要審慎的考慮,因為在結婚後,他肯定會要求妳與父母同住,就算有婆媳問題,他也八成站在媽媽那邊。
5、出社會了還不願意離家
媽寶的最大特徵就是無法獨立自主,他們不願離開父母,喜歡長時間和家人團聚。但這樣的行為對於外國家長來說,根本就是有如教育失敗的嚴重──18歲後,孩子若還住在家中,往往都會被鄰居非議,父母也完全沒有面子。
特別的是,台灣許多媽寶家長反而不因此為誡,反倒希望孩子永遠留在家中、並且永遠不要離開。過度保護的結果,孩子就像一顆爛草莓,完全無法承受現實生活的鍛鍊與磨練。
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該避免「豢養」成為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媽寶。因為那對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也讓人毫無融入社會的能力。
試著放手,培養獨立的個性,不管在思想、能力都會有所突破,在工作上也更有競爭力。
(圖片來源:foxnews、blueskyinterviews、hellogiggles、movies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