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選錢的饗宴

林蕙娟
user

林蕙娟

1992-12-15

瀏覽數 11,250+

選錢的饗宴
 

本文出自 1993 / 1月號雜誌 第079期遠見雜誌

沒有一次選舉比這次二屆立委選舉更商業化、「秀」味更濃。

歌星葉啟田本名葉憲修,上回放棄角逐修憲國代,這回成了台北縣立委候選人,熱熱鬧鬧辦幾場雷射晚會造勢,舞台下近千人影幢幢,舞台上燈光炫目,時而歌星載歌載舞,時而管樂團、合唱團一本正經演奏(唱),助講的唱片公司老闆促銷葉啟田、悟明法師推薦葉憲修。

立委洪奇昌由台南市轉戰台中市,熱切打響名聲。一位台中選民在一星期內見識到洪奇昌三場各八百桌的流水席,走在路上,「感覺每個路口都有洪奇昌(旗幟)。」

在高雄縣,紅派人士擁簇候選人王世雄,前有宋江陣、鼓隊開道,二、三百人浩浩蕩蕩從競選總部出發,一路鑼鼓喧天,好替到選委會登記參選的王世雄壯聲勢。

從北到南,無論老面孔或新面孔的候選人,普遍花了上千萬、上億經費,在這場「四十年來最大幅度的權力改組」中宣傳造勢、組織動員。

金錢砌出的年度大戲

選舉成了一場金錢堆砌出的年度大戲,幕前幕後,有人籌錢、有人發財、有人散財,無不挖空心思。

各黨部、候選人籌款動作或暗或明。年中,國民黨向省屬行庫募款,期望每家銀行「樂捐」五千萬。「這道命令從總行傳達到各分行,」某家銀行分行經理負責在一個月內向客戶募款三十萬。一個月後,總行董事會裡的人打了三次電話給這位分行經理;「不能完全不捐嘛,多多少少給一點啊!」這位分行經理始終不願向客戶開口,只好將自己當月公關費一萬元捐出去。

相形之下,靠土地暴富的候邀人向銀行要錢,顯得直截了當。大眾銀行的襄理透露,「涼椅大王」曾振農以土地向嘉義分行一口氣貸款十億,「聽說用在選舉上。」

相形之下,財力不豐、又不願沾惹財團色彩的候選人,最要絞盡腦汁籌選舉經費。比例上,多位民進黨候選人和幾位國民黨候選人辦餐會募款,一張餐券價值五百到上千;辭官競選的王建瑄開設郵撥帳戶,接受各地民眾捐助,十天內超過一千萬元。

而與選舉相關的各行各業,財富不請自來。一位跑遍全台觀察選情的人士數說著選舉如何帶動經濟繁榮:餐飲業、印刷業、公關公司、廣告公司、菸酒、禮品、家電業,都有利可圖。

他看見海霸王餐廳的老闆因忙碌、興奮而眼發紅絲。今年年初原本訂席隨訂都有,到現在往往客滿,還得辦外膾;包辦桌的原本平均一星期辦一「攤」,現在天天都有「攤」;「那卡西」樂團平常一星期伴奏二、三場,生意就算不錯,如今最盛一天可趕好幾場。

有位印刷廠的老闆說,一年沒什麼事做,到了年底為選舉文宣天天加夜班;北投又開始夜夜笙歌,一掃數月前掃蕩取締色情酒家的低迷;鮮花從南部一路運向北,「生花不夠了,連塑膠花也來「插花」,」助選員正誇張形容,這時他腰間呼叫器響起,瞄了一眼後舉起手中「大哥大」,舉手投足間充分說明選舉又造福了科技通信業。

彷彿大家都在過年

近幾個月,街頭充溢著發選舉財的氣味。候選人在公車廣告上展露平生最滿意的表情和姿勢,代價是每車次四千元到六千元,預估台北市公車業就賺入五、六千萬;巨幅畫板緊貼大樓或樹立空地,提醒選民誰「以孝立法」、誰「終結立院亂象」、誰關心兩岸、誰以台灣優先,不包括製作費用,每月租金在三萬元以上。

電腦看板字幕瞬間即逝,唯有業者能如數家珍:一則競選廣告十二秒一檔,十分鐘一循環,一個月三萬到五萬元;鞭炮聲隆隆不絕,爆竹業彷彿過年;小發財車跑遍大街小巷喊拜託,有人留意到平日景氣不佳,小發財無聲無息停了一排,如今載候選人、助選員、擴音器妝扮光鮮上街。「想要叫車都叫不到。」

即使足不出戶,端坐家中也能感受選舉氣氛。攤開報章雜誌,某些候選人、政黨廣告搶攻版面;候選人送記者紅包請多美言,使記者下筆至爭議處欲言又止。一位台北縣記者坦承曾收到某民進黨候選人五萬元(後原封退回)。

第四台與三家電視台互別苗頭,發揮有線電視的區域功能,播出競選廣告,台北地區以每戶二百元計。

知識與美味同行,遠見請客西堤

為人助選也成為許多行業的副業。觀察選情人士發現,建築業業務員原本因景氣不佳而較為清閒,選舉期間老闆一聲令下:「今天我們要去替XXX助選,請大家穿著你們的白衫……。」一隊隊業務員被帶至競選總部做早操,以「魔鬼訓練」激勵士氣。

美容業者、雜貨店老闆、計程車司機,因常與客人聊天,而被候選人奉為上賓,請客、送禮,同小樁腳般對待;工讀生每日領數百到千餘元,倒茶水、發傳單之餘,欣見選舉讓自己掌握社會脈動,體味人生百態;中小牌歌星除了工地秀外,又多了一展歌藝的舞台,各候選人晚會上不乏聽見:「我是新人XXX,請大家記得我。……請大家在十二月十九日支持候選人000。」

六合彩迷也不願錯過發選舉財的時機。高雄縣余家子弟余政憲,與王家子弟王世雄同選區對決。傳聞當地六合彩迷認為兩大家族競爭熱烈、刺激,值得以兩人誰贏誰輸當賭注。

買票的質和量提高了

據估計選舉期間資金流動上百億元,候選人花大筆鈔票換選票,最引人爭議的部分莫過於賄選。

今年反賄選的聲浪達到歷年顛峰,然而地方上卻不看好。有位雲林地方人士認為在農鄉推廣「我家不賣票」,好比在都市高喊「防治犯罪」般流於口號。賄選無法消除,除了金錢本身的影響力,還根深柢固地包含做人情(老厝邊、鄰里長來買,不好拒絕),對政治冷漠(不認識任何候選人,投誰都一樣)等因素。

四十年來首次權力大改組,引出派系第一號人物、財團負責人親征。「派系金牛是黨部的安非他命,」一位因痛恨賄選而辭職的前國民黨黨工形容:「每次選完黨部開會檢討,都痛心疾首:「不能這樣了,會垮、會垮!」,但一有選舉,又樂得與派系金牛親近。」

今年派系金牛多數獲提名或報准,也幾乎無不強調自己貧苦出身。股市大戶、彰化縣候選人游淮銀,甚至在一次酒後對聯合報南下採訪的記者哭訴,為什麼別人只注意到他有錢,不體會他窮困的成長過程。

但是關心選情的人都知傳聞他預計花六億選立委,逼退同是財力雄厚的黃明和。當地記者預估游淮銀「即使不花六億,二、三億也跑不掉」,加上他在股市具爭議性的行徑,教人很難將注意力從財團花大錢競選,轉移到他究竟「小時候窮不窮」。

各地派系金牛提高了選舉花費。九月中旬,國會觀察基金會執行長姚立明觀察到,這次選舉候選人討論「公定價格」(買票底價)、「洗」「撒」(買)票源區、責任里的方式不變,但質和量都提高,「大家更樂了。」

抓賄選難,賺候選人錢易

過去到了中秋節候選人才開始送禮,今年財團動作提早到二、三月,甚至二屆國代選後就有挖樁、布樁的動作。為了三年立委任期,金牛候選人狠狠揮霍了一年。

樁腳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樁腳角色大小有別(如縣市議員、農會總幹事、里鄰長等)。比較傳聞中縣市的樁腳價碼,少則數萬,多則數百萬;送樁腳香皂、洋菸洋酒已不稀奇,送進口轎車、勞力士、出國旅遊是金牛級候選人的手筆。

候選人與樁腳默契十足,「反反賄選」有招式可套。高雄市某候選人讓里長在其名下公司擔任掛名職位五個月,「薪資」二十萬元;台北市某候選人送樁腳現金,但名義是向樁腳進一批貨,樁腳開出貨收據給候選人。

選舉也使部分尋求連任的候選人積極造橋鋪路,博得勤於服務選民之名。北縣一菜市場旁原已平整的道路,又鋪上一層柏油,菜販議論紛紛,直覺是某候選人爭取來的;雲林縣立委廖福本憑著良好黨政關係,爭取到幾所學校的裝修、綠化預算數十萬。

候選人精於「變相賄選」的把戲,使不少選民認為,「要賺抓賄選獎金太難,要賺候選人的錢很容易」。各地有免錢的流水席可吃;澎湖有二萬二千戶憑戶口名簿,領到候選人林炳坤送的傻瓜相機;台北市一位老先生閒步到中山堂二樓,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就收到在現場辦演講的「黃樑龍辦公室」(國民黨某黨部代號)的「車馬費」一百元。

多年來,選舉前一夜晚睡的人比平常多,有些地方夜不閉戶,或三三兩兩搬著板凳坐在門口聊天,等著樁腳送錢。

「他們真得很快樂,」高雄一位中學老師說,鄰居總互相比較行情,拿少了會氣呼呼地到鄰長家大吵一頓,討回被「污」走的一、二百元。

這次買票行情高的選區,叫價每票二千元,投票人口多的家庭,甚至可收到上萬元。有人戲言選舉是「社會財富重分配」,但何時台灣選民才能深切體認,花大錢的候選人,正在選民身上放高利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