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食安危機再度重演,台灣哈日的代價?

【時事話題】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5-03-30

瀏覽數 17,300+

食安危機再度重演,台灣哈日的代價?
 

台灣對日本向來有股莫名的熱愛,不僅最喜歡到日本旅行,也是全世界進口日本食品批次最多的國家。但是,這幾天傳出數百項來自日本輻射核災地區的食品,疑似更改標籤,進口台灣,全國嘩然,難道這就是台灣哈日的代價?

2011年311日本福島發生核災事變之後,政府就禁止福島、茨城、群馬、櫪木、千葉等五個核災縣的食品來台。豈料最近發現,業者疑似改變標籤,將五個縣的產地變造為東京,矇混過關,在台灣上架販賣。消息發布,賣場再度將食品緊急下架,接受民眾退貨還款,重演食安危機、商品下架的戲碼。

儘管食藥署首長和高階主管在3月27日自請處分,內部人員有獎有懲,原能會也在3月26、27日陸續發布新聞,指稱檢驗的422件日本食品沒有輻射,檢測標準也依照國際的銫標準100貝克/公斤,希望民眾可以安心,但是,這麼做,是否代表大家可以安心「哈日」?

環保團體就質疑政府依循國際標準,不符合台灣的國情。

這四年來,主婦聯盟基金會十分關切日本輻射食物,祕書長賴曉芬發現,日本的銫標準是100貝克/公斤,不過,地方政府為了維護民眾安全,標準更甚中央,例如,京都的銫標準是50貝克/公斤,鳥取是0貝克/公斤,不能驗出。

環顧國際對外國進口食品的規格,基於保護該國人民,往往採取嚴格標準。以日本為例,他們對進口農產品訂有嚴格標準,台灣農民莫不以能夠通過日本標準、打進日本市場自豪,有的農民還特別在包裝上註明外銷日本,作為品質保證。

反觀台灣,政府沒有對國人承受輻射食品進行風險評估,就跟著日本採行相同的標準,以此衡量日本的進口食品,做法是否恰當,不無疑問。

說起來,禁止進口的日本五縣食品並不是現在,才能在台灣買到,主婦聯盟基金會祕書長賴曉芬回憶,2014年就發現網路可以輕易買到這五縣的食品,她還買到來自一條千葉縣的一夜干,當時就要求衛福部要加強檢查,但是,她並沒有發現政府有明顯作為。

她還發現,政府舉辦的旅展,就有業者公然拿著福島米餅、茨城酒,要民眾試喝,這樣的舉動政府也同樣沒有看見。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更叫賴曉芬不解的是,日本交流協會派代表遊說主婦聯盟,邀請他們前往日本東北輻射災區,了解當地的食品生產,希望獲得認同,爭取五個縣的食品在台解禁。

日本輻射地區食品違規販售,政府的反應已經半慢拍了,但是,日本官方對主婦聯盟的作為,是否顯示台日貿易的背後,台灣因為哈日,台灣人的命就可以比較不值錢呢?

(照片提供:台北市衛生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