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曾意晴
實習單位:AppWorks 之初創投
【實習心得】:
實習的動機有很多種,有人想要搶先體驗職場的生活、有人想要實踐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也有人只是想要讓履歷看起來更完整一些,對我而言,實習是一個嘗試與挑戰自己的過程,也是航行在人生路上,轉舵換航道成本較低的時期,因此在選擇實習工作時,我並沒有設下太多限制,沒有限制一定要在哪樣的公司,也沒有限制一定要做什麼工作。
初窺網路
我來自政大企管系,沒有任何精專到可以出國比賽(也不是這麼說,其實我有一張心算的國手證書)不過我有不少奇異的技能,對於我不會的事情,我總是十分好奇,想去認識、想要學會,而在大二升大三那年的暑假,我無意間從 We-Student 上看見 AppWorks 正在招收實習生,當時對於 AppWorks 的了解僅止於 Mr.Jamie,在瀏覽過一些資訊後,我發現這群人對於網路的認識,與我以前所瞭解的大有不同,於是我遞出了實習申請,也因此踏進了網路這片桃花源。
在初次面試完後,主管要我每天交九篇網路科技業相關的新聞心得給他,過去在學校裡上課時,即使有閱讀課外文章的習慣,也大多都會是 Business Insider、Forbes、週刊等大型媒體,對於網路的認識與了解,大概就是手機裡那些慣用的軟體、平日買東西、尋找東西的媒介而已,因為這個功課,我開始讀 Tech Crunch、Inside、36kr 這些專注在網路科技業的媒體所產出的文章,也認識了很多網路公司以及新創公司在做的服務、產品,光是在這一步,就已經有種終於踏出校園,呼吸到不同世界的空氣的新鮮感,而接下來,我將要分享從 2013 年 8 月 12 日至今,在 AppWorks 一年半的實習生活。
(圖說:AppWorks 第九屆育成團隊於 Demo Day 的合照)
陪著大家造一道名為網路的浪
一年半裡,我先後經歷了育成部、財務部的實習人生,2個部門學到的東西大有不同,但精神不變,都是要你 Hack Everything,答案不會無端地跑出來,要自己去挖、自己去問、自己動手做。在 AppWorks 育成部時,由主管帶領我與另外一位實習生辦理各個大小活動,其中規模最大的就屬每半年一屆的 AppWorks Demo Day,這是一個讓當屆育成團隊能發表自己產品與服務的活動,在辦理所有活動的訓練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自己細心程度與耐力指數的提升;而在財務部實習的半年,主要協助蒐集產業資訊,如研究歐洲電子商務的發展,磨練了自己對於資訊正確性的要求與對數據的敏感度。
這一路上,我更看著創業團隊們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不斷的加強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努力的往前衝,那一刻我感受到,這群人都在一道名為網路的浪上,而這道浪激起下一個10年最美的浪花。
高腦速運轉的世界
「欸!你有沒有覺得我們雖然在學校還算聰明,但在這裡我們都好像笨蛋啊?」這句話是剛進 AppWorks 時,與我一起實習的夥伴跟我聊到的。AppWorks 每週都會為創業者準備課程與講座,教大家如何運用工具來幫助自己,也邀請經驗深厚的前輩來分享創業歷程給大家。剛開始聽這些課程時,總是聽到好多自己不認識的名詞,像是 MAU、RTB、O2O、穿戴式裝置等,但在場的其他聽眾卻總是能與講者做更深入的討論或請教問題,當下真的會對於自己的無知感到些許的害怕,為了更能跟上這群人的腳步,除了每天吸收更多文章新知外,我開始與創業者們聊天、討論,他們總是能提出讓我意想不到的見解,逼著我不斷拉升我的腦速來思考,試著找到更聰明的方法做事、創造更有價的東西。
施與受,都有福
在創業圈中,大家並不吝於分享,以 AppWorks 所育成過的 100 多個團隊來說,學長姐常會向學弟妹分享過往經驗,讓學弟妹能少走一些冤枉路,更有許多產業先進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指導創業團隊。對於還是大學生的我,無論是 AppWorks 的工作夥伴們或是創業團隊,也經常與我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之中有人是網路泡沫化時期的創業家、有人是宏達電機海策略時期的研發處長、有人創辦了卡提諾論壇、有人......,大家分享了自身的故事與實務上所遇過的事情,讓我的實習經驗裡,並不只是了解了一家公司文化與經歷,而是看見上百種公司所在做的事情與無數人在不同領域的經驗。分享的人並不會因為講出這些而失去什麼,卻能夠從別人分享給他的經驗、資源獲益良多,每個人將他們所擁有的不同資源,分享給其他人去做更棒的串連,這一來一往,就創造了好多價值。
(圖說:Works 創辦人 Jamie 與我)
離不開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中,漁人在離開桃花源時處處註記,希望藉此讓自己下次探訪時能夠找到路。網路產業之於我來說就像美好的桃花源,而我就是那個漁人,在這裏找到能滿足我時時好奇與欲求新知的個性,網路本身前進的速度很快,更帶著其他產業改變,假使遠離了它,我想我就會成為找不到回頭路的漁人,於是我決定繼續留在網路這美好的桃花源中,更精確一點來說會是留在網路新創公司打滾,這一年半的實習人生,是一趟越級挑戰的旅程,你問我學到了什麼,我會說我學到了做人、做事的方法。
後記:給想實習或即將要實習的人
有人選擇進大企業實習,有人選擇進新創公司實習,兩邊各有各的好,大企業讓你有更完整的訓練計畫與資源來學習組織做事的方法,新創公司能讓你能參與從0到1這個辛苦卻充滿挑戰的創階段,無論選擇哪一項,實習生都將處理許多雜事,很多人在實習時常覺得自己學到很少東西,甚至抱怨時實習都只能做雜事,但以我親身經驗來說,做雜事是一定會有的,但學到多少東西、看見多少東西,都是要自己去主動爭取的,也因此我會建議想要實習或即將要實習的人,一定要學會「主動」這件事情,試著從你所在的環境中去發現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會從身邊這些人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