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確立事業理念,比尋找獲利模式更重要

【遠見高峰會 專題講座三】誠品(股)公司董事長 吳清友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4-10-29

瀏覽數 15,400+

確立事業理念,比尋找獲利模式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食安危機延燒重創台灣企業文化,作為華人企業界公認最成功的文化品牌之一,誠品董事長吳清友29日出席在台北遠東飯店舉行的「第12屆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發表演說,強調企業家一定要把事業理念擺在獲利模式之前,經營事業才有意義。

雖然演講主題是「我所期待的華人企業領袖」,但吳清友一上台卻開口就說,嚴格來說,誠品稱不上是一家企業,他也不是所謂企業家。吳清友說,誠品不是商學院的好個案。因為一般企業是先確定獲利模式,才開始發展。但誠品卻是反過來,先確定事業理念,才尋找什麼是可契合的獲利模式。

誠品書店台港兩地42家店,過去一年共舉辦了超過5000場不同的人文、藝術、文化活動,就是基於推廣閱讀的理念,而非以賣書為優先考量。對他來說,品牌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領袖應該思考企業存在對社會、產業、文化、城市,以及市民與顧客的價值。

吳清友透露,多年前有次他到倫敦旅行,目的是買下一件英國雕塑名家亨利摩爾(Henry moore)的一件作品回台收藏。事前他做足功課,在倫敦住了7天才前往畫廊敲門。但畫廊人員開了門,見他是一張亞裔面孔,開口先問他是不是日本人。吳清友搖搖頭,才又問他是不是韓國人,就是沒想到他可能是台灣人。

這個經驗讓吳清友大受打擊,意識到台灣人的藝術文化涵養遠遠落後,於是回台後就開始醞釀籌設誠品畫廊,希望為華人藝術家打造一個平台。他說,經營誠品畫廊就算一整年連一件作品也沒賣出,但若是能展出50件華人藝術家的作品,提高能見度,那就值得了。

吳清友說:「事在人為,事業也應該要有存在的正當性,」所有的華人企業家都應該從愛自己的土地、愛自己的故鄉、愛自己的同胞開始。同樣,他希望誠品書店存在的最大目標是可以提供台灣人一種書店的服務和氛圍,可以不輸日本人到紀伊國書屋、美國人到邦諾書店、英國人到水石書店,或是德國和法國的FNAC所能享受到的體驗。

 

正因如此,所以誠品曾經歷經連續15年虧損,也沒有讓吳清友放棄,如今才成就出華人社會最代表性的書店品牌。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遠見高峰會 專題講座三】現場精彩影片: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