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員口中令人稱羨的「全民健保」,即將在明年3月滿20歲。人20歲是成年禮,通過成年禮後越來越成熟,全民現在也等著看,全民健保成年禮後,會是什麼樣子?
《遠見》記者走訪第一線醫療現場,發現一切的美好,真的是一場美夢,如果家人不幸生重病或是進入醫學中心的急診室,簡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是醫師沒醫德,而是大環境使然。
為了讓健保能夠勉強成年,未來長得好一點,從《遠見》雜誌10月號起,連續6個月請來專業醫師為健保把脈,推出「你所不知道的新五大醫療危機」,從防禦性醫療、隱形人球、醫材、藥品和DRG等新危機,期盼全民一起來想辦法解套。
巧的是,由一群青壯派醫師所組成的「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在10月初也推出新書《臨床隨行,走出白色巨塔陰影》,邀請28名第一線醫療人員真情告白;也許是真實故事打動人心,本書沒有正式宣傳,就登上博客來網站新書榜第三名。
不同於第一本書《醫療崩壞》與第二本書《護理崩壞》,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表示,這本書是用平凡的手法描述第一線的困境,除了教留下來的醫護人員如何堅守崗位不讓白袍受辱外,要以感性的方式與外界溝通,並提建言,共盼醫病雙贏。
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王世晞在序言中呼籲全民,關心醫界「未爆的地溝油事件」。
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執筆的文章「爸媽對不起,我忙完就去看你們!」頗為心酸。
那天施景中的父親掛急診,他則忙著看門診,無法到急診室看父親,沒想到門診完,又要應付評鑑,還有產婦開刀,最衰的是還碰到機車病人,堅持非要做超音波不可,一天忙下來,還沒等到評鑑委員,倒是父親打來問可不可以出院,晚間8時幫爸爸辦出院。
書中作者多數是五大皆空的辛苦醫師,儘管大環境不好他們很無奈,健保給付不佳,醫療糾紛多,但多少都還抱著一絲絲希望,期待「改變」,就如同即使是一支支小蠟燭,哪天也可以變成點亮社會的明燈。
新書版稅作者全數捐給醫勞盟,希望各界響應,推動醫療改革,讓健保的美意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