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就上醫院,似乎是從小就被灌輸的觀念,天真的以為,原來在台灣看病這麼方便。然而方便的背後,卻是血汗所堆疊出來的「血鑽石」。
「台灣的醫療長期以來平時當戰時用,備援能力早就被榨乾。」就如同一輛時速100公里的汽車,長時間被加速到130公里,遲早會崩潰。
會被稱為血鑽石,乃在於開採健保這顆鑽石的背後,也犧牲了龐大的醫護人員。當政府要求歐美的醫療品質,卻以衣索匹亞的水準給付,難怪在健保制度下的醫療品質會每況愈下。
(圖片來源:flickr swong95765)
【原文節錄】
這樣的健保,還有下一個20年?
台灣的醫療服務享譽全球,健保制度卻沒有國家敢學,潛藏的危機令人心驚,明年3月將滿20歲的健保,未來該何去何從?
今年7月底高雄氣爆事件,引爆台灣石化產業深層的問題,但同時,也引爆了另一個嚴重性不小於氣爆的災難。事實上,台灣的醫療備援能力,在這次也遭遇嚴峻的考驗。前外科醫師、目前擔任自由作家的劉育志,撰寫一篇〈一場大爆炸,粉碎吹牛官員的醫療謊言〉的文章,指出他在高雄氣爆隔天一早,整理急診即時資訊發現,台灣醫療體系要緊急處理300多名死傷病患,消化得很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