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工作是為了退休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2-09-15

瀏覽數 15,000+

工作是為了退休
 

本文出自 1992 / 10月號雜誌 第076期遠見雜誌

一個三十五歲的人,如果今天每個月基本開銷一萬五千元,等他六十五歲退休,若維持基本需求不變,到他八十歲離世前,還需要多少生活費用?

最保守的答案是一千萬元。

財務創造顧問公司負責人周榮輝指出,許多人不覺得需要趁早為老年打算,是因他們不曾仔細衡量。

如果以每年五%的通貨膨脹率來看,今天一000元的消費需求,二十年後要四三00元才足夠。一個現在每個月生活需求二萬元的人,三十年後每個月至少要五萬元;而平均壽命延長,讓許多人退休後還有二、三十年的歲月,若不及早預備,坐吃山空是很有可能的。

反過來看,美國退休計畫專家克勞斯曾經計算,一個希望自己預備二十萬退休金的人,在年利率百分之八的情況下,若從退休前十年才開始儲蓄,他每年必須存一萬二千七百多元;但如果他自退休前二十五年就開始,他每年只要存二千五百元就夠了。

愈早準備愈輕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只是三、四十歲正是家計負擔最重的時候,退休的預備很容易因優先順序的緣故,被擠掉了。

怡富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副總經理宋文棋建議,最初不妨將儲蓄視為小額的開銷,投資在長期風險不高,但收益較定儲高的金融產品,如基金或績優股票,可以抵掉通貨膨脹的侵蝕,負擔又不會太重。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儲備醫藥應急費

此外,理財顧問幾乎一致地提醒中生代,雖然聽起來有點兒傷感情,卻不能忽視醫藥應急費用的儲備。

根據勞保局的醫療費用統計,民國八十年台灣健康老人平均三個月的醫療費是二五00元台幣;患病且曾住院者,花費馬上劇增至四六000元;而住院一旦超過十天,三個月的醫療費平均達九萬六千元,這對老人或其家人都是沉重的負擔。

台灣實施全民健保以後,雖可以承擔部分的風險,但是專家大多還是建議中生代趁年輕、身體狀況好的時候,再投保另外的健康險,一方面保費較低,而未來的保障也較完整,若經濟狀況仍然許可,最好再做部分的醫療儲蓄。

周榮輝表示,有無能力為退休生活做規畫,收入高低雖有影響,但只要願意檢討自己的財務狀況,並設立可執行的目標,資源的累積其實通常比我們想像的要容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