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滬港通」10月啟動,中港股市利多出盡?

建議回歸基本面,還沒上車者等回檔再布局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4-10-06

瀏覽數 16,350+

「滬港通」10月啟動,中港股市利多出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預計10月下旬,投資界矚目的「滬港通」就要啟動,投資人該不該搭這波政策順風車?

所謂「滬港通」,就是中國官方核准上海證交所、香港交易所開展上海、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的試點機制。簡單說來,就是香港投資人可以買上海證交所掛牌的股票、上海投資人也能買香港交易所的股票。

但,滬港通的下行及北上資金均受每日上限額度限制。滬股通(香港投資人買上交所A股)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上海投資人買港交所H股)總額度則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

在今年4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對滬港通拍板定案,半年來,上海股市已經大漲超過一成,香港股市也漲了兩成、創下六年來的新高點。慶祝行情提前上演,滬港通的預期商機讓遠在對岸的台灣投資人也蠢蠢欲動。

根據台灣證交所統計,9月以來,連結大陸A股的相關股票指數型基金(ETF),例如寶滬深(0061)、FH滬深(006207)、FB上證(006205)、元上證(006206)與上證50(008201)都大放異彩,不僅成交量創單月歷史新高、達新台幣557億元,成交值也占整體ETF市場近42%。

按照規劃,滬股通開放的投資標的為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與上交所A+H股(上海、香港兩地上市),共568支股票;而港股通則開放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與A+H股,共266支股票。

滬港通開通之後,中港股市合併市值高達6.7兆美元,將是全球第二。問題是,台灣投資人除了在台買賣上述ETF概念股、中國概念的基金,還有什麼管道也吃一口大餅?

最直接的管道是「複委託」。也就是,投資人透過台灣券商向香港券商下單交易。原本,複委託的管道只開放台灣專業投資人(財力3000萬以上的自然人與5000萬以上的法人)買賣B股(以外幣計價,在中國掛牌的股票),但在台灣投資人的聲聲呼喚下,金管會九月也開放專業投資人透過複委託來交易A股。

「已經漲翻了,現在太貴!還沒上車的就別急了吧!」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說,在滬港通開通之後,勢必會有一波獲利了結的賣壓,還沒上車的投資人不妨等回檔之後再布局也不遲。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劉宗聖提醒,滬港通之後,A股也將進入「個股爭鋒」時代,投資人宜回歸基本面、做好功課再上場;而大買ETF、想靠指數成長而套利的投資人也要注意,因為「A股這波開放的568支股票都是大型藍籌股,牛皮股性、漲不太動,對指數拉抬效果有限!」

至於,滬港通的吸金效應,是否讓台股更邊緣化?「台股若會邊緣化是自身政策因素導致,滬港通只是加劇邊緣化效應!」復華投信協理楊佳升說。

楊佳升解釋,目前中國A股之所以還沒被列入MSCI新興市場與系列指數,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外匯資本管制,如今滬港通若成功,接下來還會有深港通(深圳─香港),未來MSCI等國際指數可望將A股納入,到時全球基金就會大力投注A股,也將排擠外資在台股的部位。

「滬港通不是葉克膜,不會一下子就讓中港股市活跳跳,但這個商機會是細水長流的!」滙豐中華投信投資長張靜宜提醒,滬港通首日會是一個風向球,如果滬股通的人民幣130億元額度「秒殺」,表示現有的額度根本不夠,後續仍將有搶額度的情況,將有助於增強投資人對中國A股的信心。

至於香港「占中」效應,專家表示短期還看不出影響,但仍是變數,占中示威活動的時間與規模,會是兩大觀察指標。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