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院,一個從小令我為之卻步的地方。記得小的時候,回到鄉下老家,一定會有一個行程是去安養院看年事已高的「阿祖」,但每當踏進安養中心,心裡總是沉重無比。
就字面來看,安養院應該是讓老人家在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可以安心的享受老年生活。情況似乎不是如此,走進安養院,兩旁躺在床上的老人家,總是用無助、無奈的眼神看著我們,看著工作人員不耐煩地拍背、推輪椅、餵晚餐,不禁感嘆萬分。
其實,隨著台灣老年人口的增加,不少安養中心、養護機構紛紛成立,但不光是硬體設施很重要,軟體服務更是決定是否會有老人家想要入住的條件。要了解,安養中心不是只是一個「地方」,而是能帶給老年人及其家人一個安心的地方。
(圖片來源:Flickr Bill Strain)
【原文節錄】
銀髮產業不能只想賺錢 了解老人家需求最重要
台灣有許多標榜設備完善的安養機構,入住率卻沒隨著老年人口增加提升,但位於新北市三芝的雙連安養中心卻供不應求,脫穎而出的關鍵是什麼?
自從台灣在1993年,65歲以上老人超過總人口7%,正式成為老化社會後,銀髮產業發展至今也超過20年了,卻依舊還沒有開花結果。
這個現象看在雙連安養中心(以下簡稱雙連)執行長蔡芳文眼裡,是因為社會不夠了解銀髮族需求,無法隨長者生理與心理變化,提供適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