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他不完美,他很乾淨-金權時代的鬥士王建暄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2-08-15

瀏覽數 11,650+

他不完美,他很乾淨-金權時代的鬥士王建暄
 

本文出自 1992 / 9月號雜誌 第075期遠見雜誌

三十年前,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在中央銀行找到一份工作--燒舊鈔票。在這個輕鬆差事上,他並不閒著。他把廢鈔的紙質、厚度等資料,做滿厚厚一本筆記。那雙振筆疾書的手,在他艱苦成長的過程中,曾泡在刺骨冰水中搓過蠶豆,賣過菜,打過雞窩。

跨過無聲的三十載。到今天,媒體推崇他是大刀部長小鋼炮,是打特權的正義化身。市井小民也把他比成伸張正義的青天部長,對他寄予殷切厚望。

從焚鈔員到大部長,王建瑄崛起的過程,不是如春雷一聲突響,而是累積近三十年努力布局成的奮鬥故事。

生活規律如鐘擺

出身軍眷子弟,王建瑄一絲不苟的方正性格,在講求圓融調和的政治圈,始終旗幟鮮明。他不應酬、不打政治高爾夫球,在政壇數十年如一日地踏著他平板的節奏--上班、下班、上教會、爬山。

王建瑄的生活,也規律得一如振幅永遠不變的鐘擺。他的生活理念,完全以實用出發。好洗好理的小平頭,一留二十幾年,從來沒變過;寫字也是一筆一書,規矩方正;他不聽音樂,只聽英文;不看小說,只看和工作相關的書;他可以每餐吃一樣的便當,不覺得膩;辦公室內的盆景,都是大大一盆,而且全是租來的。

「我是個沒有情調、枯燥的人。」王建瑄對一成不變的生活甘之如飴。五光十色的政治文化,並不能誘惑他。

正因為從來不變,王建瑄透明得讓人可以清楚讀他。在媒體上,他有固定統一的形象;嫉惡如仇、黑白分明等形容詞,如影隨形地貼在他身上。

他做事的最高指導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讓好人出頭」。在各種演講、會議、對員工講話中,他不厭其煩地重覆「打擊壞蛋,好人出頭」善惡分明的意識型態。

他常常說,只要一攤開報紙他就有氣。氣公權力不張,氣壞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他曾向郝柏村院長建議「槍斃」雛妓販子;對地下投資公司違法吸金,他的主張也是「處死刑」。他更列舉,李煥做行政院長時通過的「危害治安治罪暫行條例」,很多「砍頭條例」,如嚴懲各種經濟罪犯,都是他提出來的。

「我就是這樣好惡分明,我不喜歡的人,都不想看他一眼。」不同於一般政治人物,王建瑄不會刻意去隱藏自己的喜惡之情。

王建瑄是非分明的性格,和他的頭髮一樣,又粗又硬。「他從來不低頭的,」經常和他去爬山的高雄市財政局長陳攀雲形容。在立法院答詢,他以嘴還嘴,毫不退讓。他曾自我剖析,他的個性是「可以負重,較不能忍辱」,他有話就回,直言無忌,在政務官群像中,十分凸顯。

「他就是有根硬骨頭,」一位資深財經記者比喻。

硬骨頭的眼淚

面對利益團體壓力,最能顯出王建瑄那根「硬骨頭」。他堅持不降證交稅,股市投資人威脅走上街頭抗爭,提及此事,王建瑄在接受雜誌訪問時,還會氣呼呼地說:「要走你去走,我怕你啊?老子就是不給你。」

在強硬粗獷的背後,王建瑄也有不為人知的感性。他的老師張則堯透露一則小故事:王建瑄的一個同學病逝,他不但經常去探視同學遺留下的子女,過年過節還會接他們到家裡住幾天。在讀到健康幼稚園老師林靖娟捨己救人的新聞後,平日以硬還硬的他,感動得落淚。

除了作風強硬之外,「快」也是王建瑄的註冊商標。

在政壇,王建瑄的「快」,幾乎無人出其右。他嘴快、腳快、吃飯快、反應快、做事也快。他討厭拖拖拉拉,最不喜歡聽到部屬說「回去再研究研究」。財政部政務次長王政一回憶他們在賦改會工作時,每次長官要資料,王建瑄只要翻翻筆記,總是最快找到,因此深受長官倚重。

王建瑄還有另一項鮮明的風格,就是被企業家苗豐強形容為「政務官中少見」的辯才。他喜歡和人辯論,只要別人提意見,他一定站在不同立場提問題,反覆辯論。

受業王建瑄門下,國庫署副署長趙揚清記得在政大上王建瑄的課,全班緊張不已;每到上課那天,她必定在公車上背稅法。王建瑄教課方式是從頭問到尾,一直追問「為什麼」,並和學生對辯。有些學生受不了壓力,中途退選。

進了公家機關,王建瑄好辯好問的性格更發揮無遺。在財政部開會,他也是咄咄逼人地對各級主管發問。碰到主管答不出來要問旁邊部屬時,王建瑄會嚴厲地說:「不要問別人,你自己答。」

對王建瑄的個性、施政,或許有仁智不同的看法,但從沒有人會懷疑他清廉的操守,這也成為他從政的最大資產。曾和王建瑄有激烈口角的民進黨立委陳水扁評析,正因為他清白、一介不取,所以做事、講話才「天不怕,地不怕。」

財政部循例撥給部長近六百萬元的提成獎金,他是「心中無獎金」,全數捐給同仁以資鼓勵。雖然在財經圈經歷已有三十年,但他和商界的關係是「清潔溜溜」,一名跑了近二十年財政新聞的記者形容。

用心維護乾淨形象

王建瑄也很用心維護他乾淨的形象。新任北區國稅局局長何國華描述,朋友邀他們去農家過夜,王建瑄要大家自備睡袋、食物,「怕麻煩人家」。他一就任部長,太太蘇法昭就從台北商專提前退休,以免招惹不必要的困擾。蘇法昭也畫國畫,但從不展示,擔心有人會慕「部長夫人」的名,跟她要畫或買畫。

在眾多財經人才中,碩士學歷的王建瑄在學識上,或許不是最傑出的一個。他能脫穎而出,是靠堅持到底的毅力與努力。

相交二十餘年,省財政廳長林振國對王建瑄的認識是「很有生命責任感」。在每個工作崗位上,他都是「拚了命地做」。蘇法昭也嘲笑他是「寫賣身契給公家」。

既是他學生也是他部屬的趙揚清,對他的工作狂熱體會特別深刻。她表示王建瑄只要到那個單位,那裡「就會很忙很忙」。

十年前他到財稅人員訓練所擔任所長的第一天,就對部屬開宗明義說:「以後大家會有很多事做。」在他帶頭苦幹下,原本「涼快」的財訓所,頓時忙碌起來,開各種語言班、國際租稅班,其中日文班還有一梯次十六班的紀錄。

「全力以赴」正是長官賞識他的地方。他在經濟部的主管李模指出,王建瑄有活力、衝勁,也沒有一般政務官的保守,「他做事,我們不必操心,」李模對他的做事能力十分肯定。

除了本身條件與努力外,王建瑄的崛起,也有偶然的機緣。

他由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張則堯老師的引薦進賦改會,就拚命加班、打地鋪,而為主管劉大中重用,兩年內職位連升二級。接著在李國鼎、王昭明、徐立德、郝柏村等人提攜下,官位一路扶搖而上。他曾辭官兩次(辭賦稅署第一處處及經濟部次長),然後分別又升了官(升任行政院四組組長及財政部長)。

為官之道獨樹一格

王建瑄也不是只會做事不懂做官的「楞小子」。近三十年的政壇歷練,他自有他獨樹一格的為官之道。

在各個演講場合,他說話風趣淺白,表情生動豐富,穩穩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假日爬山,他會主動向民眾微笑招手,親切問候。在教會證道後,他走到門口,跟來聽福音的人一一握手道謝。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他很能掌握一般人民的喜好,」財政部一名官員點破,王建瑄在民間有厚實的支持力量,這使得他在施政上較無顧忌,敢放手去做。

王建瑄也很擅長運用媒體,宣傳他的理念。比起其他部會首長,他的曝光率有過之而無不及。麥當勞爆炸案後,他率財政部官員到忠孝東路麥當勞消費,事前財政部也不忘通知媒體前去採訪。

在更上層樓擔任部長後,王建瑄也做了部分自我調整。過去做經濟部次長時,他露骨帶刺的批評態度(如當街脫褲子的事,不是不會做,只是不肯做。)收斂許多。而因立場不同一向意見相左的財、經兩部,關係也在他上任後大有改善。

跟隨他近二十年的部屬何國華也注意到他的改變。何國華觀察,從前想說就說,不太理會別人感覺的王建瑄,現在也常講協調溝通,「做人做事都圓融很多」。

王建瑄是非分明的執著性格,深受一般中產階級的歡迎。然而,同僚、媒體對他的質疑,還是出自他太過強硬不屈的個性。

「他太固執,聽不進不同意見,」一位久在財政部的官員憂慮地指出。財政部的會議,大多時間由他一個人發表意見,當同仁提出不同看法時,他會一直發問辯論,「到後來乾脆不提和他不一樣的意見,」最初熱中發表己見的這位官員顯得無奈。

他在做經濟部次長時,為公平起見,打算重新分配紡織品配額,當時他找了一群對配額研究很深的經濟記者談;其中一位記者在談完話後,佳賓心地說,他明知道王建瑄的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的公平效果,「可是我說服不了他」。結果正如記者的推測,重分配使得一些大紡織廠得到更多配額。

三十年公務生涯中,家世、學歷均非最佳的王建瑄能布衣卿相,在本身努力、際遇之外,還有時代、社會的推波助瀾。

經過權力重組、金錢遊戲等政經遽變後,金權政治愈掛愈深;在這場重分配大混亂中,一般市井只有目睹既得利益者爭奪政經大餅,而無法在其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依靠。出身普羅,王建瑄以他的清廉風格,掃特權、保障好人,配合了大眾對公平正義的渴求。

正如國大代表胡僑榮所分析,王建瑄訴求的公平理念,讓民眾對他有一種不同於一般政治人物的認同感,而將所有期待投射在他身上。

台灣政壇的烏托邦

在奮鬥的過程中,他也聽到民眾的掌聲。從掌聲中,他肯定三十年投入公職生涯的價值。

「即使加速折舊,還可以再拚一下,」人民發自內心的支持,使王建瑄受到不小的鼓舞感動。

「王建瑄是台灣政壇的烏托邦」;儘管對王建瑄有不同褒貶,一位資深記者也不得不承認,王建瑄的勤與廉,是現代官場中的正數。

只是,王建瑄不能讓自己僅止於是烏托邦,因為在他肩上負載的是市井小民等待雲開天青的盼望。

老師說:他做人做事都很嚴肅

王建瑄是我政大財政所第一期的研究生,我對他的第一眼印象,覺得他是個樸實、渾厚、很堅強的青年。

在政大讀書時,他不但在學科上很努力,而且還會自發地去找許多資料,做分析研究。他對老師講課的內容,也要尋根究底;做他的老師,要經得起他問。

絕不認輸

他的畢業論文是談兩稅合一,由我指導。我還記得在碩士論文口試的時候,有幾位先生對他的論文提出問題,他雙手握拳,頻頻出汗,但他絕不認輸,把自己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兩個小時下來,大家給他好評,認為他做學問很實在,看問題也很有理想。

一般人看王建瑄,總認為他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其實他是一個感情很豐富的人。他是基督教徒,很有愛心,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替別人想,也許他把話講得很強硬,但是不會做得太過。

王建瑄就是這麼一個人,其真實實不虛偽。

有一次他到我家談天,我送他兩本關於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書,他很有興趣,但他不講假話;他告訴我沒有時間詳讀,只能翻翻目錄。他的生活也很簡單,我和他相處三十幾年,說句笑話,他沒有正式請我在外面吃過一頓飯。我們並不常見面,每次見面都談得很久,所談的主要都是財政、經濟、金融的問題。

王建瑄今天有成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在專業學識、聰明才智上,他不是最高的。他是笨拙的人,但是他在做人做事上都很嚴肅,十分用心用力,專心一致,這是他的長處。他有堅強的意志,不怕難事,能完全奉獻,不計較個人利益。對長官交付的任務,及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從沒有延期完成,都是提前完成,辦事的效率很高。

我認為他在事業前途上一定會持續發展下去,因為不真實的東西不能長久。他其實的性格使得廣大的群眾成為他的朋友,連計程車司機都非常尊敬他;他如果要選立法委員,大概很容易當選。他推動改革的工作,有時也會遭遇阻力,我曾送一句話給他:「從中正紀念堂到圓山大飯店的路是彎的。」

太太說:他不是個政治人物

我從認識王建瑄以來,他就是現在這樣子,活著是為工作而活,即使在家裡,他心裡想的事也是工作。

從他一開始上班,我就是單打獨鬥,照顧公婆,自己在家讀讀寫寫。跟他去渡假也很辛苦,他心裡想的還是公務,放不開。小腳裹慣了,即使放開它,也放不開。

甜言蜜語完全沒有

他也不太重視生活情趣。他的生活只有工作、工作、工作,什麼小說都不看。小說中那些浪漫、甜言蜜語的情節,在他身上完全沒有,我也習慣這樣的他了。

他是一個是非好惡分明的人,而且很堅持他的是非憎惡,在生活上也是如此。有時候我會比較擔心,有些事他不應該管,但他看不慣就去管了。

他很會做事,但是不會做人,也不會說話,更不問事情對他有多大傷害就去做。我擔心有一天他會被人殺掉。

我從來不覺得他是在從政,他不是政治人物,我想他部長也不會做得很久。他今天做到部長不是爬上去的,他沒有說要做到什麼位置。他有今天完全是埋頭苦幹,盡全力去做,做得超過別人所想。

王建瑄的信仰是支持他的力量,在上帝帶領下,他有了今天。而他又遇到很多識英雄的長官。我想這一切如果不是出於神,都不可能發生。王建瑄不是那個長官特別提拔他,而是上帝提拔他。

我們家這口子呆呆的,傻乎乎的,他是個不合時宜的人,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地方。他笨笨的,不會交際、說話,只是埋頭工作。媒體說他是小鋼炮,在立法院說話很直;我不覺得他是小鋼炮,一個人說話應該不卑不亢,政府官員也是人,也有人格,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有什麼不對?

我們去爬山,有很多人跟他打招呼,他好像跟他們都很熟。我想民眾喜歡他,是喜歡他的真、他的苦幹實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