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左一:藝奇敦北店店長王葦;左三:藝奇副總經理王福標)
在一群主管的大合照中,王葦不是最起眼的那一個。
150公分嬌小身高、小麥色皮膚,頭髮往後梳攏一個乾淨的髻,只有制服名牌透露她的身分「店長」。
但王品集團裡沒有人不知道她。問起「最年輕店長」,大家的反應都是,「喔,那個79年次的!」說的就是藝奇敦北店店長王葦。
年僅24歲的她跟所有前輩一樣,帶40人團隊,肩扛每年6000萬業績。你或許以為,這是一個從小立志進餐飲業的勵志故事,其實不然。
書以後再讀,好工作機會不等人
「我跟大部份年輕人一樣,沒有很明確的興趣。」王葦15歲時,父親經商失敗,她一夕間從家中小公主,變成得去麵店打工籌學費的灰姑娘,才與餐飲業結了緣。
這段曲折的經歷,使她在找工作的路上,方向感比同年齡學生精確:「挑一間最有保障、最有發展的公司,就在那裡好好發展。」
19歲那年,王葦因建教合作進了王品。她發現,這是一個制度完整、前景看好的公司,與其揹著就學貸款半工半讀,不如全職衝刺,可以省下兩、三年。當同學仍在打工與求學中摸索興趣,她毅然休學,從計時工讀生做起。
在追求學歷的時代,這是一個勇敢的決定。同學們直呼「好可惜」,家人也感到不解,但她篤定地告訴父親,「書以後可以繼續讀,我想先累積工作經驗。」
她從此沒再換過工作,還暗暗訂了一個目標:5年內升店長。
為創造被看見的機會,她不放過集團內每一次上台發言和比賽場合。工作第一年,她參加了第一次服務比賽,「當然沒有得獎!」她咯咯笑著回想,「我不是為了得獎而比賽,而是要增加經驗。多一次練習機會,以後會愈來愈順。」
主動承擔責任,自己創造舞台
藝奇副總經理王福標觀察,王葦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等待上司給工作,主動爭取挑戰。「一個挑戰,就是一個舞台,」只要做出成績,別人自然得服你。
王葦則記得升遷面試上,王福標問她:「如果一升店長,同仁就跑光光,你怎麼處理?」
這個狀況,尤其容易發生在急於建功的年輕店長身上。十多年前王福標升店長時,也發生過同樣「慘況」。
「我會先去問同事、主管和家人,我哪裡做得不好。重新檢視自己後,再用新的方法做一遍。」不急不徐的王葦,有著超乎24歲的沉穩。
請教別人,反省自己,一直是她處理挫折的SOP,也是經商失敗又再起的父親,給她最珍貴的禮物。
服務業要學的東西很多,但理事、服務都不難王葦,最難的是帶人。店裡40多個人就有40多種想法,「我最想知道每個人在想甚麼。」
她觀察,只要主管以身作則,六年級同仁很好管理;但八年級同事的想法很多,就算主管解釋原因,他們仍有自己的堅持。主管就得花更多時間、嘗試更多溝通技巧,才能達成共識。
「工作應該是快樂的。我不想用權威,我希望同仁由衷願意照我的話做。」年紀輕輕的王葦,很快就掌握「帶人帶心」的領導要點。
許多超乎年齡的道理,都是書中看來的。因為父親愛讀商管書,當上店長後,王葦也養成下班後閱讀的習慣,一有問題,就往書中找答案。
前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的書,給了她尤其多啟發,「我的經驗有限,所以需要知道那些有智慧的人怎麼做。」有前人智慧加持,隔天工作時再依樣畫葫蘆,多數問題都迎刃而解。現學即用,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最多七年級店長,卻成長最快
王葦並非七年即店長的特例。藝奇16家分店中,有9位店長、10位主廚都是七年級。是王品集團裡最年輕的品牌,也是營收成長王,去年營收就成長50%。
但藝奇曾經是集團中成長最慢的品牌,8年只開出8家店。兩年前副總經理王福標接手,設定「營收翻倍」的目標,並大膽啟用七年級主管,這批「黑衫軍」漸漸也在集團裡有路有風。
「七年級接班是趨勢,要去迎合它,否則永遠都會找不到人,」王福標說,這批七年級店長多是在校時就開始工讀,畢後立即轉正職,升遷較快;七年級店長跟八年級同仁想法接近,帶團隊也比較容易。
從留才角度來看,六年級前段班的王福標30歲才接任店長,知道「當店長」是餐飲業工作者重要的里程碑,更希望趕快讓年輕人出頭。
也因為年輕,許多同事收到升遷通知時反而猶豫,「標哥,我不確定做不做得到……」王福標便會使出「激將法」,「沒做不會成,做了有一半機會成!我都敢給機會,你有什麼不敢接?」
事實證明,這些七年級店長為證明自己不是「草莓族」,反而更敢拚敢衝。
74年次的衡陽店長李政達笑著自爆,以前常覺得「店長常不在店裡,一定都在玩」;現在才發現,店長要管最大的、也要理最小的,大到店鋪營運,小到洗廁所和清客人嘔吐物,舉凡同仁不會做、「裝忙」不想做的,都得衝第一去解決。
說話仍保有年輕人直率的李政達,半年店長歷練後,已有「一店之主」的架式。
升遷不看年齡,保持組織鬥志
王福標觀察,六年級店長遵守職場倫理,即使不樂意也會以主管意見為重;七年級很有想法,只接受自己認同的命令。因此,主管必須創造目標與共識,執行才會到位。
「共識,則要從玩開始!」王福標每季辦一次「共識營」,帶20幾位店長主廚一起飆自行車、住民宿、打水仗,被潑得最濕的往往就是主管,他卻樂得當孩子王,「我就是不要他們把我當主管!」
因為,面對沒有架子的主管,年輕人才敢百無禁忌說實話,組織理才能建立革命情感。王葦與李政達就是同梯升店長的「麻吉」,兩人常一起討論工作疑難雜症。
玩樂,還能發掘明日之星。比如烤肉時,有人只等著別人服務,有企圖與熱情的人,則會主動分配工作、幫忙善後。「對同事有熱度,對顧客才會有熱度。」王福標觀察,後者更有領導一家店潛力。
為了保持組織的活力與鬥志,王福標公開宣布:升遷不按年齡或梯次,只看能力。店長出缺,不一定由副店長接,主任表現很好,也可能升代理店長。如此,組織才不會出現「等就了就是我的」的被動心態。
藝奇預計在2018年突破30店,創造60個店長與主廚缺,屆時還可能出現八年級店長。「前景」與「錢景」兼具,年輕人自然會更敢拚、能賺、愛玩!
(圖說:藝奇敦北店長王葦,對於工作不等待,主動爭取每一項挑戰。)
(圖片提供: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