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緣際會下,跟著學校教授到南部的工廠進行企業參訪,那是一家結合傳統產業與創意研發的公司,現場參觀到許多相當專業的機台以及技術,都讓我們這群研究生嘆為觀止。
正當我們還沉浸在參訪完的喜悅裡,有位表情嚴肅的主管級人物,帶著沉重、讓人不舒服的口氣問道:「你們為什麼要讀研究所?是為了逃避現實嗎?」氣氛瞬間凝結,當然,還是有人回答他,表示是希望能夠增進自己的專業領域。
當下被這麼一問,感覺確實不太好,但想想,在台灣,好像沒有念完大學,或是沒有漂亮的學歷,年輕人不敢輕易踏出社會闖蕩。然而,可以隱約感受到這位主管想要表達的是,就算讀得再高,進到業界還不一定能用。
學校到底是個學術的殿堂,或是為產業訓練人才的機構,一直以來都是個爭論的話題,我認為,在校園裡,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夠勇於嘗試的地方,有想法、有創意、有態度,依著本身的興趣,不論將來在什麼地方,都能是個人才。
重點在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Flickr Tulane Public Relations)
【原文節錄】
技職教育谷底翻身「即戰力」更勝大學
過去,許多人的刻板印象總認為,技職教育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所選擇的升學途徑。
但是這樣的觀念已經落伍了!現在在全台高中校園,正吹起一股技職熱,包含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也有人不再把頂尖大學當成唯一選項,開始將目光移往技職校院。究竟有多夯?從近年不斷上升的報名人數與成績即可知道。
去年102年學年度超過4萬人報考技職院校,而今年共有237名71到75級分的高分群學生申請科大。像台科大、北科大部分科系的錄取級分,其實已擁有頂尖國立大學的水準。
以台北科技大學為例,工業設計系產品設計組在102學年度的錄取平均級分就高達69.5級分。面對這樣的熱潮,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長黃有評表示,連部分高教體系的學校,都曾經開玩笑地說:「技專校院搶走我們的學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