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治人物如何管理壓力?

林蔭庭
user

林蔭庭

1992-06-15

瀏覽數 12,400+

政治人物如何管理壓力?
 

本文出自 1992 / 7月號雜誌 第073期遠見雜誌

章孝嚴 外交部次長

我把壓力當做生活的一部分,若沒有壓力還覺得奇怪。

從政當然會有困難,引起嫉妒、不諒解,甚至有敵人,但要訓練自己「沒有敵人,會很寂寞。」若無爭議,就不是在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責任愈重,壓力愈大。你必須歡迎、甚至享受壓力,這完全是「態度」的問題。

若說忙,就表示做事沒效率。只要排出優先次序,一天中絕對有時間做所有該做的事。

饒穎奇 立法委員國民黨副秘書長

我每周末都回選區台東。回到家鄉,看到都是綠的,與選民接觸,幹部給我「營養補給」,享受家庭的溫暖,女兒的撒嬌,我就靠這個循環。

有時到來來十七樓洗三溫暖,和朋友「坦誠」相見。按摩師傅說:「你們平常整人,也讓你們嚐嚐被整的滋味。」有時被他打得唉唉叫。

莊亨岱 警政署長

今天警察愈來愈難做。堵車十分鐘,民眾一定罵:「警察都死光啦?」如果去管,又說:「你吃飽飯沒事幹,連這個也管?」先敬個禮再開罰單,他說:「不要來這套!」違法的人被罰,還說:「今天輸給警察了。」

我在警界四十七年了,早已習慣了。別人說正面的,不要太高興;負面的則要檢討,不然一笑置之。

林榮三 監察院副院長

我們的社會受「為富不仁」這話影響,拿這評斷一個人,可能與實質有很大出人。媒體對我有壓力,我很重視,但我不會為這放棄職責。

你看李總統、郝院長、宋秘書長,奉獻那麼大,還有人批評,他們受到更多打擊。我只是監察院的一個成員,受到的壓力也有限,以我的能力和知識,應該還承受得住。

胡志強 新聞局長

壓力不見得是壞事,不壓怎麼有力?怨天尤人,不如正面去享受它,反正逃不掉的嘛!

對付壓力我有「三不原則」:不掛在臉上,不帶回家裡,不把壓力留在心上。

凡事有準備,開會儘量早到五分鐘,否則像無頭蒼蠅,當然有壓力。

吳伯雄 內政部長

白天再受氣受苦,回到家一定隔開。隔天八點以前,我要過溫暖的家居生活,讓家人的快樂感染我。我在家不接待公事上的客人,也不捲入新聞界搶獨家的競爭。

有時也逼自己出點汗,在機器上慢跑,或用按摩機。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搞政治的人,自己能掌握的有限,還是隨緣。你看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兩個人,布希和戈巴契夫,都走下坡了,我們算老幾?

許翼雲 原委會主委

過去在國外替人做「白領苦力」,總希望替自己國家做點事,意外的是國內有些政客真是幼稚。

剛開始時,覺得立法院裡有時太不公平了,會生氣。有些政治動物,只有嘴巴,沒有耳朵,跟他講一百遍也沒聽見;兩分鐘前才回答的問題,下個人又問。

後來我也想通了,靜坐著聽他講完,我再講,就像下棋一樣,也不緊張了。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我無所得,也無所失,丟官也不在乎。

李慶華 中華奧會副主席

我是學歷史的,歷史使我覺得人生短暫,所以要過得有意義、灑脫。白天無論多忙,晚上一翻開彼得大帝、明治天皇、李白、杜甫,疲倦都去了。

另外,我的興趣很廣泛,音樂、文學、歷史,給我很大的薰陶調劑。

許信良 民進黨主席

做個反對人士,與一般人不同,就像宗教使徒,為傳播理想而獻身,不太在意個人、家庭和社會生活。我們經常面對坐牢和生命的威脅,對壓力的感覺不像外人想像的那麼重。

真正的壓力來自使命未完成。我很重視歷史地位,成敗感很強。這次回來,壓力更大,時光飛逝,一晃已過半百了,時不我予。

所幸我很樂觀,而我的樂觀建立在客觀的認識上,我相信完成任務的客觀情勢愈來愈好。

關中 民主基金會董事長

人生觀很重要,追求理想、奮鬥、積極,不感覺壓力存在,就不會考慮如何紓解壓力。這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問題。放眼天下,胸懷遠見,這種氣魄就是紓解壓力最好的方式。

但人到底是血肉之軀,充分休息很重要。我通常在很疲勞時會有壓力,只要好好睡個覺,就又精神飽滿,充滿了鬥志。對我來講,壓力不是太大的問題,最多是睡個覺而已。

陳水扁 民進黨立委

政治是良心事業,必須好好問政,自我求進步,工作就是休息,我就如此化解壓力。

張博雅 衛生署長

工作也算壓力嗎?那是該做的事啊!

我過去當市長、立委,很多事都習慣了。第一次在嘉義市議會備詢,他們就說我四兩撥千斤。我從來不喝酒,市民也都知道。而且由於有我母親執政的背景,他們對女性參政並不排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