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根據世界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統計,經由新加坡處理的人民幣支付交易金額,在去年3月到今年3月間成長375%,並超過倫敦,成為僅次於香港的全球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
這個發展凸顯出人民幣的迅速國際化,也反映出歐洲和亞洲金融中心都正在積極爭取從離岸人民幣業務。
SWIFT調查指出,今年人民幣交易佔全球貨幣比重從2月的1.42%提高至3月1.62%,已成為全球第七大支付交易貨幣。
根據SWIFT數據,目前新加坡離岸人民幣支付交易在全球總額占比為6.8%,倫敦占5.9%。香港的占有率為72.4%。
SWIFT亞太證券市場主管Claus Kwon指出,新加坡人民幣交易業務成長,主因之一是去年2月中國指定中國工商銀行(ICBC)新加坡分行成為新加坡清算行。
ICBC分行成為新加坡清算行後,大陸企業可以新加坡作為樞紐,轉進東協各國。因為相較於香港,新加坡和東協國家的連結更為密切。
新加坡曾一度位居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但在2012年6月被掌握全球外匯交易總額四成的倫敦取代。如今新加坡再度擠下倫敦,也反映出隨著人民幣重要性上升,將為全球金融外匯市場帶來板塊位移效果。
(新聞來源:《金融時報》,林佳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