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流放國外五年的馬可仕遺孀伊美黛終於獲准返國,回菲不到兩個月,不甘忍受平民滋味的伊美黛便宣布參加今年的總統大選,從「人民公敵」一下子化身為總統候選人。
即將在五月十一日舉行的總統大選,成為馬可仕殘餘勢力反撲的最好機會。除了伊美黛外,跟隨馬可仕執政二十年,同時也在馬可仕下台後被掃出國門的許寰哥(Edurado Cojuangco),在八九年返菲後,便厚植實力,朝九二年總統大選進軍,成為執政的民主奮鬥黨(LDP)的頭號勁敵。
誰能給我們麵包
執政黨雖然較有組織,反對派卻也來勢洶洶,不能小覷;馬可仕專制政府下台的六年來,菲國出現七次大小政變。柯拉蓉政府疲於鞏固政權,對民生建設毫無建樹,菲國經濟情況比馬可仕時代還不如。凋敝的民生讓人民傍徨:究竟誰能給我們麵包?是標榜民主開放的執政黨,還是強人馬可仕保守但富有的餘黨?
在極右的保守陣營中,前菲律賓第一夫人伊美黛,仍然是所有候選人中,最具知名度的;儘管批評家指出,伊美黛執意參選的主因,無非是藉由競選過程來平反罪名,並因此保有原來的財產;伊美黛卻不在乎這些批評,一方面將艾奎諾參議員遭暗殺事件指向美國中情局,一方面宣稱,如果重新執政,她的富有會讓她的政權成為更值得信賴的政府。
伊美黛雖然引起國際媒體及菲國人民的注意,然而,看熱鬧的卻比願意支持她的人多;由於返菲時間甚短。無力深入草根社會,伊美黛缺乏有力的組織支持,馬可仕的殘餘部屬多已倒向許寰哥,她重新走入總統府的可能性因而極微。
在馬可仕時代,掌握全菲國民生產總值(GNP)四分之一的許寰哥,是當年菲國最富有的商業鉅子,也是馬可仕最倚重的政治顧問,不過,許寰哥怎麼也不承認他的富有來自政商勾結,「說我的錢和政治掛鉤,根本毫無根據,」許寰哥極力為自己辯護,「我從來沒從政府貪污過一毛錢,而且,我也從來沒用一毛錢來買票。」
不知是許寰哥神通廣大,還是他真的「清白」,法律竟然一直站在他這邊,從獲准返菲後,三十八件指控許寰哥貪污的案子,都得到相同的判決--無罪。
許寰哥並不諱言,競選動機是要保有他的私人產業。「我的投資和國家經濟發展是平行的,」許寰哥說:「我實在不能忍受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繼續惡化下去。」換言之,許寰哥的意思是,對他有好處的,就對菲律賓有好處。
改革像場災難
對於六年來柯拉蓉的改革,人民不只是失望,甚且視之為一種災難。拜柯拉蓉之賜,許寰哥的商人形象和生意頭腦竟獲得不少支持,許多人希望「優秀經理人」許寰哥治國如經營企業一樣成功,儘早結束菲國政治及經濟上的混亂局面。
在菲律賓總統大選中,由於採取公民直選方式,如何擴大動員,深及草根社會,具備全國性的支持力,無疑是成敗所繫。
許寰哥早在九0年就開始部署他的競選工作,「當別的候選人還在馬尼拉躊躇不前的時候,許寰哥早已忙著踏遍菲律賓的每一個鄉鎮,找尋新伙伴及重整舊部屬。」一位許寰哥的競選幕僚指出。
許寰哥的表現顯示,他已掌握了菲律賓大選的基本法則;所有漪F治權力來自地方。相對於羅慕斯(Fidel Ramos)及其他候選人,認為政治資源來自馬尼拉當局的支持,許寰哥集中火力,深入地方樁腳尋求支持,反而不在意中上階層及媒體。
菲律賓的企業界自不樂見許寰哥重返政壇,只是,曾經是菲國首富的許寰哥,目前在商界的掌控力仍然不弱。馬可仕時代,許寰哥壟斷了菲國主要輕工業--椰子工業,重返菲國之後,許寰哥仍然擁有菲國椰子工業集團的支持。目前,許寰哥的產業包括一家商業銀行、若干椰油廠、以及菲國最大的企業集團--山.米格爾公司,這些資產足以為許寰哥的競選後盾。
三月底,前菲律賓影帝伊斯特拉達(Joseph Estrada)宣布退出總統大選,轉而投效許寰哥,成為許寰哥的副總統候選人,大富翁加上電影明星組成的競選陣營,更如虎添翼,使許寰哥聲勢大振。
羅慕斯的祕密旅行
在執政黨方面,現任國會發言人米特拉(Ramon Mitra),及前國防部長羅慕斯,同為觀察家眼中具備總統相的角逐者。
得到柯拉蓉總統背書支持的羅慕斯,在選戰初始,與米特拉的聲勢在伯仲之間,企業界只能心存觀望,不知該支持那一個;然而,二月中旬羅慕斯一次失敗的秘密旅行,讓他的聲望一夕間大跌,情勢對他相當不利。
屬於基督教徒的羅慕斯,在獲知米特拉已得到天主教會(八五%的菲律賓人是天主教徒)的支持後,悄然飛到歐洲,企圖尋求基督教徒的國際支持及經濟援助;他行前並未告知競選幕僚,使得此行遭米特拉揭發後,幕僚們在一頭霧水下,向大眾謊稱,羅慕斯是到香港探訪姊姊。
而羅慕斯歐行結束後,卻在記者會上承認到歐洲尋求金援,並宣稱歐洲基督民主教派(European Christian Democrat)已同意協助菲律賓經濟重建,不幸的是,羅慕斯的宣告都立刻遭到歐洲方面的否認。
羅慕斯秘密尋求外援的舉動,不僅沒做成英雄,反而讓自己變成說謊大王,同時,還遭對手攻許為賣國行為,要求官方徹查羅慕斯的競選資金。
初始即得到LDP絕大多數國會議員支持的米特拉,目前行情更為看漲,在八位總統候選人中,沒什麼聲音、個性不鮮明、毫無巨星架勢的米特拉,雖然最不具知名度,但卻最具競爭力。
除了黨團全力補選外,米特拉還得到艾奎諾家族的支持,此外,菲國的天主教派、主要企業現在也都倒向米特拉,唯一遺憾的是,柯拉蓉總統不顧家族及執政黨的反對,拒絕協助米特拉,主要原因在於,米特拉和許寰哥過去有深厚關係。
一九七二年在馬可仕頒布戒嚴法後,時任參議員的米特拉因為反對馬可仕而下獄;七三年出獄之後,瀕臨破產邊緣的米特拉,全賴許寰哥的協助,步入椰子工業,成為成功的貿易商,才有能力再度成為國會議員,重返政壇。
儘管米特拉努力撇清和許寰哥的關係,柯拉蓉仍對他深懷戒心,認為米特拉上台後,會讓她的堂兄許寰哥再度得勢,不僅會破壞她所建立的體制,同時,遭柯拉蓉沒收、原屬許寰哥的一萬四千畝產業也會不保,所以,柯拉蓉始終不願支持米特拉。
得不到柯拉蓉支持,或許令米特拉失望,但似乎不影響他問鼎總統寶座的機會,對米特拉而言,最難纏的對手,還是許寰哥。
選民抉擇定未來
和許寰哥相比,米特拉略勝一籌的,就在擁有組織較為嚴密的黨團輔選機器。執政的LDP,在國會一九八個席次中佔了一二一席;全國七十三個地方首長中,近六成是執政黨籍;而在一千五百多個縣、市長中,執政黨也保有四成五的比例,只要LDP能確實掌握黨員的票源,米特拉成為下任總統的希望,極為濃厚。
此外,米特拉的競選伙伴,副總統候選人佛南(Fernan)過去擔任司法院長,一直具有清流形象,加入米特拉陣營之後,「壯大了米特拉的聲勢,連帶使許多觀望的人,願意轉向米特拉。」一位觀察家指出。
對菲律賓人民而言,今年五月十一日是個重要的日子。在馬可仕餘黨的強力反撲下,究竟選民將繼續給改革派實驗機會,還是回頭讓馬可仕的勢力復活?菲律賓的民主政治正面臨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