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使用紙本筆記本嗎?現在Evernote已經是許多人生活必備的數位筆記工具。成立9年時間,Evernote提供使用者上傳筆記內容到雲端平台的服務,包含訊息、影像和聲音紀錄,透過搜尋功能就能輕易從中找到資訊,而未來,它將不再只是應用程式。
根據《快公司》報導,2013年底,Evernote在舊金山所舉辦的年度使用者會議上,41歲的CEO菲爾‧利賓(Phil Libin)發下願景,Evernote的目標是要超越大家對應用程式的想像,讓人類生活更聰明,不僅成為使用者的外部腦袋,也將是私人化的搜尋引擎。
近年來,Evernote的使用者迅速增長,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千多萬名使用者,2013年8月以來,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即新增了3千500多萬人。最近Evernote更與3M公司合作,只要拍下想要記錄的便利貼,就能根據不同顏色分類出照片筆記,連結使用者的實體與虛擬筆記內容,滿足使用者的多元需求。
《快公司》認為,Evernote的成功故事並不像傳統的矽谷公司,它的服務方式並非社群網路平台,服務介面也沒有任何廣告。目前公司賺錢的管道主要來自於少量的付費使用者,這些使用者只有4%的比例。
即使Evernote坦言,隨著業務擴張,目前公司是虧本經營,但風險投資公司倒是信心滿滿,目前投注金額超過兩億五千萬美元,預估Evernote未來將有10億美元價值。
回顧歷史,當初這套軟體是由電腦工程師Stephen Pachikov設計,他說:「我那時意識到一個問題,我根本找不到可以讓我記筆記的地方,」因此他在2004年設計出Evernote電腦版,隨後研發了應用程式版本,讓所有裝置皆能使用。
2008年蘋果開設iPhone App Store時,Evernote是當時第一批可以快速應用,並且下載量急速增長的應用程式之一。目前74%的用戶在美國以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中國的使用者人數正不斷攀升中。
根據《快公司》,2011年,利賓曾表明公司即將有上市計畫,不過這幾年打消了念頭,「公司上市並非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他表示,如何發展為有一百年歷史的新創公司才是重點。
對此,Evernote將持續把筆記內容連結到智慧眼鏡、智慧手錶、汽車和冰箱等裝置,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軟體工具。
(新聞來源:《快公司》)
(圖片來源:Flickr Patrick Ha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