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公布第三季GDP終值季增4.1%!這個數字遠超出市場預期的3.6%,創下2011年第4季以來最高水準,一般預料2014年美國經濟成長前景將更為樂觀。
但美國經濟究竟為何得以如此強勢?《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用簡單5張圖表說清楚。
首先,把美國GDP分割成不同部分,可以發現第3季經濟成長最大貢獻來自「國內民間投資」(gross private domestic investment),包含建築、設備與軟體投資,以及庫存購入等。
個人消費開支(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則是第2大貢獻來源,從汽車、電腦、衣服到電影等娛樂服務開支,都有不錯成長。
淨出口(net exports)也為整體經濟帶來些許正面幫助。儘管第3季美國貿易持續處於逆差,但因赤字不若以往嚴重,所以仍可貢獻GDP。最後,由於美國政府減支,公部門支出所占貢獻較少。
「個人消費開支」成長最主要來自耐久財和非耐久財的消費,包含從汽車、洗衣機,到日常生活雜貨。相較之下,美國人花在服務上的消費則占比較小的比例。
把「國內民間投資」成長來源分項來看,可以發現庫存增加的貢獻最大。這顯示美國企業在第3季紛紛大力提升庫存。當然,從好的方面來看,這代表企業樂觀看待後續、尤其是第4季的年終消費需求。但從負面角度解讀,這也可能意味日後企業可能因庫存水準居高不下而面臨營運挑戰。
在第3季,進口額對美國經濟成長所做出的是負面貢獻,所幸整體而言仍被出口額的正面貢獻力道所抵銷。美國貿易長期處於逆差,但只要赤字縮小,即可正面促進經濟成長。
第3季美國聯邦政府對整體經濟成長的貢獻大約是負0.1個百分點,但因州政府及地方政府合計有超過0.15個百分點的正面貢獻,所以仍未拖累整體經濟成長。
美國將在1月底公布2013年第4季GDP初值。
(資料來源:《彭博商業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