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國民黨修憲策畫中,對總統選舉這一點如果採取「公民直選」,我認為改變幅度太大,不是修憲,而是制憲,我個人抱懷疑態度。
我也認為這不是民意,而是造成混淆與混亂。我非常憂慮。因為去年底選舉的結果,老百姓是贊成國民黨提出的修憲主張,而不是民進黨的制憲。民意反應是「小幅度修憲」。
大幅度修憲,會動搖立國基礎。四十多年來,台灣老百姓能享受今天的繁榮富足,就是在這種立國基礎上。我們應該尊重這個體系,不要隨便動搖,造成混亂。
我個人不贊成「公民直選」總統,也不贊成大幅度的改憲法,改得道麼快、這麼突然。
瞭解民意是一種政治藝術。中國一句名言:「徵求民隱」;民意不是製造出來的。
民意是由下而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民主要聽下面的話,由下面反應上來。
民意調查是方法之一,到基層去瞭解、選舉,都是方法。從去年底的投票結果看得出來,民意反對台獨,反對制憲;民進黨提出台獨、提出公民直選,被老百姓拋棄了。這就是民意,很清楚的表達了。
我認為老百姓現在最希望的,是安定、和諧,國民黨原先提出的「委任直選」總統,還沒有好好給老百姓分析,他們還不瞭解情況,忽然又變成「公民直選」,整個國家體制、結構有更大的混亂和變動,又會引起人民不安。
以全體國民為重
我關心本省二千萬同胞的福祉,我一輩子奉獻給台灣的老百姓,連命都差點送掉。什麼是他們的希望?什麼對他們好?大家要仔細思考這個問題。
執政的人應該力求局面安定,好好把國家治好。現在是多麼好的機會,六年國建是了不起的計畫,大家要團結起來,好好建設台灣。
老百姓希望安定還是混亂?如果他們希望安定,我們就慢慢走。
我反對躁進。對於這樣大的一個決策,要做準備工作。應該請專家仔細分析,我很佩服十幾位教授在報紙上登的文章(編按:詳見第一二頁)。要透過教育,讓老百姓清楚利害關係,不能急著做決定。
政府與人民之間,黨與黨之間的誠信,不是用講的,要做。上面有誠,下面才有信;變來變去,誠信建立不起來。
團結和諧還是日前最重要的,也是我們唯一的希望。要做到團結,要先忘掉自己,犧牲小我。
中國政治官場上有一些文化是避免不了的,重要的是「政治良心」,憲法是國家大法、立國基礎,每個參與決策的人要有良知,不可以只考慮一己的想法,不能隨便做決定。
現在兩案並列送到三中全會決定,我希望三中全會各位中央委員要重視這個問題,要用良知來決定這個對國家民族影響深遠的大事。
我是基督徒,我會禱告:「決策的人能以全體國民為重,拿出良知把國家治好;讓上帝給他們睿智,保佑他們。」
(孫資政口述,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