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玩出探索力》

自然祕密,孩子學習探索精神的好地方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3-07-15

瀏覽數 10,250+

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玩出探索力》
 

每次騎著自行車到舊鐵橋溼地,小小的黃欽子總會情不自禁地四處探望,搜尋一個藍色的身影,期待與像精靈般的黑枕藍鶲說聲:「你好!」

最大人工溼地 遊戶外學知識

「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位於高雄市大樹區,是全國最大的人工溼地。小坪國小校長溫卓淇帶學生戶外教學時,會特別解說溼地的污水淨化功能。

很多人看到第一座生態池灰黑的污水會立刻質問志工們為什麼不清理,殊不知這是工業與家庭廢水,必須經過七天的自然沉澱與溼地植物、微生物淨化,降低對溪流的汙染後,再排到高屏溪;當孩子走到第三、四座生態池,發現水流已經變得清澈,都覺得不可思議。

古蹟舊鐵橋 全家賞鳥好去處

任教於屏東科技大學的黃益助,常在週末帶兩個兒子來溼地親近大自然。溼地鳥類中,讓黃益助印象最深刻的是世界上瞬間俯衝最快速的一級保育類遊隼,見過牠捕食獵物的快、狠、準,父子三人都為之震懾。舊鐵橋是連結屏東和高雄的重要橋樑,現在這個功能已經為新鐵橋所取代,舊鐵橋則於1997年被列為全國唯一的鐵道用橋樑二級古蹟。

三和瓦廠 學黏土製作杯子

與舊鐵橋一樣訴說大樹區人文歷史的還有三和瓦廠及曹公圳。三和瓦廠是南台灣僅存的傳統瓦窯廠,從印瓦、疊窯、燒窯、到瓦磚冷卻,前後需要四至五個月,與現代化生產速度快、產量高瓦窯廠截然不同。而農業的興衰與水利脫不了關係。建於清代的曹公圳,是南台灣最早的水利設施。雖然目前已沒有引水功能,但圳頭進水口前端的船首型護礅及檜木制水板,保留完整,孩子可以在父母解說下,慢慢瞭解古代水利灌溉的建設智慧,並感謝祖先胼手胝足地開墾這片土地的辛勞。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