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熱鬧展開之際,PC市場持續萎縮,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在需求持續下跌的PC市場,下一波成長動能何在?市場調研機構IDC認為,「觸控」是主要希望所寄。
6日IDC舉辦「全球最新PC、Tablet市場展望」說明會,指出2012年觸控電腦僅佔全PC的4%,然而未來成長潛力驚人。預計2015年觸控電腦占比將達到36%,2017年更將升至58%。
IDC分析師Linn Huang表示,由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盛行,人們越來越習慣「觸控」的操作模式。目前市場的新產品功能,如一體成型(AIO)、變形(Convertibles)、超薄(Ultraslim),都是繞著觸控功能作設計。微軟強勢推出,為觸控螢幕量身打造的Win8,也刺激了消費者對觸控電腦的需求。
然而,投射式電容觸控(PCT)面板價格居高不下,讓觸控電腦目前還是屬於高價商品。Win8的接受度偏低,也顯示消費者習慣使用過去的系統,對於新的介面舉足不前。IDC指出,目前市場都在期待友達與群創推出的觸控面板,是否能突破良率問題,以具競爭力的價格打破市場僵局,拉高消費者購買動機。
展望PC市場未來景況,Linn Huang表示,PC市場成長受限於以下幾個因素:
一、成熟市場已經飽和:美國3.2億人口中,已經有1.43億台電腦,換言之,每三個人就有一台電腦,市場已然飽和。不過Linn Huang認為,PC在新興市場仍有機會,比方光印度與中國就有25億人口,但目前只有1.58億台電腦。
二、運算效能已然足夠:過去人們用電腦多著重在運算能力,因此硬體效能成為購買動機。然而現在人們是用電腦多是為了上網,使用Google、E-mail、Facebook等。Linn Huang表示,這些以雲端為基礎的服務,往往不需要特別的運算能力,連帶弱化了購買動機。
三、需求數量下修:美國消費者對傳統的桌上型電腦的興趣迅速降低,2006年銷售量為1290萬台,2012年下滑至68萬台。而未來這數字預料還會腰斬。
四、供給端面臨大型重整:所有的大廠牌都面臨組織轉型。其中戴爾走向私有化,惠普進行組織重整,宏碁進行組織瘦身,英特爾換了新的執行長,微軟正在進行Win8的轉換,都是新的挑戰。
五、新的IT平台與其他選擇(如平板電腦)急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