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紀念日逢66周年,台灣師範大學27日舉辦「二二八台灣花系列歌謠感恩音樂會」。金曲歌后潘越雲和國內首位女性小提琴演奏博士、台師大音樂系教授陳沁紅合作獻聲,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
「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無人看見,每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潘越雲以溫柔磁性的嗓音,現場演唱台灣民謠〈雨夜花〉。這首歌描述少女情懷,最終遭拋棄,戒嚴時期卻被解讀為遭政治迫害而成禁歌。潘越雲說,自己從小跟著父母聽台灣歌謠,這些歌謠旋律美、歌詞也具有意境,這次和弦樂合作,賦予歌曲嶄新風貌。
音樂會上,除了〈雨夜花〉之外,陳沁紅以小提琴演奏〈蝶戀花〉〈孤戀花〉〈春花望露〉等曲目。這一串「花系列」重新編曲,背後推手是台師大音樂系教授李和莆,將台灣民謠以古典室內樂方式重新詮釋。
李和莆表示,過去作詞家很喜歡以「花」為主題,表達少女情懷、生活點滴或個人想法,透過文字,現代人能稍微遙想當時發生的事情,藉由重新編曲,不僅表達緬懷之意,也象徵用藝術與文化跨越世代。
這場跨界合作音樂會,現場氣氛溫馨感人。會後,台師大副校長林東泰更化身成粉絲,和潘越雲合照,還有校門口警衛特別抽空到場索取簽名,可見金曲歌后的魅力。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台師大的特色之一是「天天有畫展、週週有音樂會」,音樂系課程的發展愈來愈多元與跨界,他也希望培養校內非音樂系學生的美學涵養,就算不學音樂,也要懂得聆賞音樂。
圖說:作曲家李和莆(右一)將「雨夜花」、「菅芒花」等花系列歌謠,以古典室內樂方式全新編曲;歌手潘越雲(右二)、音樂系學生李宥穎(左二)和小提琴家陳沁紅(左一)合作獻聲「雨夜花」,為歌謠和古典樂搭起橋樑。(照片/台師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