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邱創煥:統一之路經濟先行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1-12-15

瀏覽數 10,900+

邱創煥:統一之路經濟先行
 

本文出自 1992 / 1月號雜誌 第067期遠見雜誌

對統獨問題的化解,我認為既然政治的途徑走不通,應該考慮另外的途徑。

主張統的人是考慮憲法的體制和中華民族的立場,認為應該防止國土分裂;同時,也怕中共會以武力犯台。

而主張獨的人認為,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是獨立的國家,所以要脫離中華民國,單獨成立新的國家,這樣可避免中共的干擾、攻擊。

兩方面都站在政治的觀點,主張不一,因此,以政治途徑來解決統獨言論是很難的。

政治的途徑走不通,應該走經濟的途徑,不能讓言論主張沒有出路、不能化解。

所謂經濟途徑,就是從經濟合作走向和平統一,從大陸、中華民國、香港的經濟合作開始。

「中華港經濟圈的構想」有四點:

一、以中華民國、香港及中共政權轄區範圍,成立自由貿易區;

二、中華民國與中共政權互相承認為政治實體;

三、中華民國政治制度不變;大陸中共政權加速採行市場經濟制度;香港於一九九七年後,仍維持與現制相當的自主地位;

四、基於上述三點原則,中華港經濟圈內的直接貿易、關稅制度、交通運輸、人民往來、勞工供需等事項,由三方面會商決定。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將來的世界是分經濟區域單元,目前中華民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組織裡,可以發揮很重要的功能,但是沒有辦法發揮主導的功能。

重要與主導不同,差別就像在三國時代張飛是重要人物,但沒有劉備、曹操重要。要做就做劉備、曹操。

要站在主導地位,必須中華民國、大陸、香陸結合起來,成立經濟圈。這個經濟圈若成立,人口就有十一億七千萬,國民生產毛額現在雖然只有六千億美元,但如果大陸的生產能力與台灣一樣,可以有八兆美元的生產力。八兆美元的生產力,與十一億七千萬人口的區域經濟,在世界上是最大的。

不但我們在亞太地區可以站在主導地位,比日本還重要;就是在全世界,我們也站在領先的地位,這樣為中華民族開拓了一條富強幸福的道路。

利害關係難擺平

現在台灣和大陸要統一是不可能的,李總統自己也講過。所以在政治統一沒法一下子達成之前,我們首先求經濟合作,如果經濟能合作,沒有統一也等於統一。

談台獨,有政治的敏感性。許多大陸籍的人不能接受,恐懼台灣獨立了,他們何去何從?是不是大陸人擔任政府職位都要下台?首先考慮到切身利害關係。

憲法體制訂的是統一架構,主張獨立就是分裂。中華民國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為什麼不講中華民國呢?講中華民國皆大歡喜,一樣也可以達到目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獨立、自強,富裕,不就是台灣地區的人都享受到實際的好處嗎?

現在中華民國是世界第十六個大貿易國,美國第六大貿易伙伴,高雄港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外匯存底是世界第一,這樣的國家有什麼丟人?為什麼不能認同?為什麼要去創造一個有爭議性、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主張?

(林蕙娟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