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神童
讀完七月號遠見「王亞妮畫猴傳奇」,十分訝異這位繪畫神童的優異天賦。她兩歲開始晝猴、四歲開個展、十四歲名列世界名人錄,在國際畫壇上享負盛名,這樣的成就的確相當難得。
文中刊出王亞妮幼年的作品,孩童天真無邪的世界在畫中表露無遺,任何人看到都不免嘖嘖稱奇,讚歎她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神童」。
但即便是天才,也要經過正規的專業美術訓練,才會有全面長遠的發展。若是沒有給予良好的學習環境,任何天才的生命都可能就此斷送掉。
台灣也有很多小孩很聰明,對於資優兒童,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過度保護、一味捧紅,只會毀壞孩子的前途。畢竟,沒有人能做一輩子的神童。
高雄 林大俊
多給大學一點空澗
拜讚貴刊八月號「通識教育教出全人」,感慨不已。
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產生於教授的激辯中;在台潑,各方學者所提供的通識教育建議書卻長眠於教育部。由於教育制度的僵化,台灣高等教育已成為犧牲品。
目前教育部規定,大學生畢業前,應修四到六個通識學分,這樣的學分數,只夠修一門課程,無法再涉獵其他學術領域,大部分的學生也是能混則混,隨便修個營養學分了事。
各大學條件不同,用一套制度規定所有的學校,是抑制了學校的發展。應早日實現「教授治校」,成就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學。
在教育部積極研究改進大學聯考制度的同時,也希望能考慮多給大學教育自由的空間。
台北 孫韻華
需要遠見探討問題
諳完七月號「自我抬頭婚姻變奏」一文,再次驗證本人周遭的事實,「要自我不要責任」使許多人放棄婚姻、選擇獨身,的確是擋不住的趨勢。但是僅止於趨勢的報導,看不到未來這種潮流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需要「遠見」去探討,讓大家知道這種趨勢從長遠來看究竟是好?是壞?而不只是意猶未盡地告訴我們「婚姻是其中影響最大、最遠、也是最具傷害力的一環」而已。如果有傷害,請報導、分析給我們看。
日本東京 翟軍
用心瞭解我們的地方
看完遠見六十二期小野先生的「跟我去深度旅遊」一文,馬上到書店找了一本深度旅遊手冊,覺得手冊裡的東西有別於一般的旅遊手冊,真的很有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驗:出去玩,相機一定帶在身邊,然後每到一個地方,就跟朋友拍拍照,走馬看花一番;或者跟著導遊上車、下車、吃東西、看展覽……好不容易安排的旅行,就這麼過去。
提起旅遊心得,不外乎知道了各地的名產;花蓮的大理石、花蓮薯;新竹的貢丸、台中的太陽餅、淡水的阿婆鐵蛋……老天!我們玩得是這麼的膚淺。
其實,只要我們肯真正用心去瞭解我們自己的地方,相信收穫是豐富的。
台中 李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