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無線不怕有線

李宏麟
user

李宏麟

1991-08-15

瀏覽數 12,250+

無線不怕有線
 

本文出自 1991 / 9月號雜誌 第063期遠見雜誌

有線電視在美國開播三年後,美國三大電視網ABC、NBC、CBS的收視率由九0%降為七六%。

美國紐澤西州一家有線電視台在免費播放NBC新聞多年後,突然向NBC索取時段費,NBC最後不得不首肯,因為NBC的廣告價格與收視率相關,有線電視不播NBC新聞,將使得NBC收視率下降,廣告也會跟看下降。

有線電視明年將在台灣開放,新聞局副局長廖正豪預測,將對現有三家電視台造成很大的衝擊,「三台若不改進,廣告說不定都會跑到有線電視去,」廖正豪提出警告,他希望有線電視能帶給三台良性的刺激,「連傳統工業都喊升級,三台也該升級才對呀!」

有線電視不是對手

三台的反應倒是出人意料。有線電視會對現有電視台造成影響?台視總經理王家驊不以為然:「我不認為會有大影響,也不擔心廣告會流失。」中視總經理朱宗軻也深信短期內未必會造成壓力,他像找到敵人致命弱點,反問:「有線電視的人才那裡找?節目那裡來?」華視總經理武士嵩則若無其事的說:「我沒把第四台或有線電視看成競爭壓力所在,華視也沒為有線電視做任何因應動作。」

三台總經理的答案,說明了三台面對有線電視的心態相當一致:「不擔心,不覺得構成威脅」。他們的談話也透露了二個訊息:有線電視業者的經營能力被三台認定不會構成威脅,而且有短利傾向,這種競爭力不可怕;另外新聞局官員所希望的良性刺激,動力可能不會太大。

根劇台視、華視的調查,所有節目的開機率從民國七十年以來便節節下降,唯有新聞節目一支獨秀,不降而且稍升。新聞節目的觀眾愈來愈多,但是其製作成本龐大,華視新聞部人員就有二百位,人力財力實在不是有線電視業者短期內所能負擔。一位有意經營有線電視的業者形容有線電視出現後,「除了新聞節目,三台可以不用存在。」詞意誇張,但也強調了新聞節目是三台難以取代的優勢。

三台也認為有線電視是地方電視台,除非能做到多系統聯合經營,把各縣市的有線電視台串接連播,否則影響力不大。

三台雖不怕有線電視競爭,不過三位總經理不斷透露出經營壓力重過從前的訊息,認為今後的電視台「沒有好日子過了」。王家驊就坦率指出「電視台不能拿三十八年的想法做八十三年的事」;武士嵩與朱宗軻則認為這種壓力來自觀眾,「不是電視台沒進步,而是觀眾進步太大。」朱宗軻發抒心聲,回應外界對電視台沒有進步的批評。他同意長期來看,有線電現、衛星電視會是挑戰。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衝擊仍在遙遠處

三台在二、三年前都成立了有線電視專案小組,研究橫向經營有線電視的可能性。台視派人到日本、香港考察,華視則遠赴加拿大、美國。

考察結果如何?王家驊說:「競爭太多,有線電視的前途有限。」「國民所得愈來愈高,整個有線電視產業是有前途的。」武士嵩卻另有見解。

不看三台的評估,由於有線電視法草案規定,三家電視台及報紙、電台已經不得參與有線電視經營。在這個潛力雄厚的新市場,三台暫時自我定位為「節目提供者」;提供庫存影片、接受有線電視業者委託製作節目、甚至出租攝影棚。

外傳三台可能透過人頭成立新公司,陳倉暗渡介入有線電視經營,王家驊、武士嵩都表明「不會違反政府政策」,接掌中視剛滿一年的朱宗軻則表示,對有線電視法的規定正深入研究中。

對於三台可能鑽人頭漏洞,參與草擬法案的傳播學者熊杰認為,三台背後老闆分別是省政府、國民黨及國防部,本身就是行政單位,「難道他們甘冒違犯法令有損聲譽的風險嗎?」熊杰質疑。

有線不敵無線,三家電視台都覺得衝擊仍在遙遠的地方,現在談仍嫌太早。但或許科技媒體被討論太多,名頭響亮,朱宗軻又認為電視台不能掉以輕心須及早準備。

現在不怕,但須遠慮,有線電視發展仍充滿變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