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以數理化三大學科來說,無論是工學院或資訊學院,都是必修課常見名單。理工科系和產業發展的基礎都來自數理化。
成功大學理學院院長陳淑慧分析,數理化學群幫學生培養邏輯思辨與基礎學科能力;這些能力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內功,如果內功根基扎實,學拳、學劍、學刀,都容易上手。
現在資訊發達,若有扎實內功再加上學習態度,便容易發出更大的威力。
另一方面,隨著趨勢變化,數理化學群在基礎課程外,新增跨領域課程。學生進入大三、大四後,可以透過選修、學程接觸延伸的應用課程。
通曉各領域基礎 進入源頭釐清問題
以成功大學為例,近年開設「太空科學與工程學分學程」,結合理學院的物理系、地科系、電漿所,再加上工學院的航太系,以及產業界的漢翔航空工業,跨產學領域合作。
陳淑慧說,如此一來能讓學生看到基礎研究在實務上的應用,讓他們了解自己具備許多能力,足以跨入產業界。
通曉各領域基礎,是數理化學群的一大優勢。因為懂得原理,模擬情境、建立模型、發展研究都將更趨近現實
舉例來說,近來「全民coding」話題火熱,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牟中瑜認為,這是好現象,但程式設計就像英文、德文,是跟電腦溝通的基本語言;若不懂物理定律、方程式、流體力學等,製作的動畫就會不自然。要有基礎物理知識,才能讓作品趨近真實。
當學生進入業界,碰到問題時,相較於其他以應用為主的科系,數理化背景往往能進入源頭釐清、解決問題。
牟中瑜觀察,這也是最近企業求才條件第一雖是相關專業,第二卻往往是物理背景的原因。
回頭看近百年來的科技發展,無一不是數學、化學、物理學家等人的偉大發明。讓人類享有多采多姿的生活,無論選基礎還是應用科系,想要如何發展出一片天,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