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充實跨領域知識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贏在轉捩點:大學校長經驗談〉中山大學校長 鄭英耀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7-02-09

瀏覽數 9,800+

充實跨領域知識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本文出自2017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我自幼家境不寬裕,小學時父親離世,母親則替人幫傭、用勞力拉拔孩子們長大,一直很感念母親的付出

囿於經濟拮据,只有我和大哥念到師專畢業;二哥及姐姐初中畢業後,便出社會打拚,改善家境。在那時代,教職被視為鐵飯碗,家境不好的孩子通常會選擇師範院校。

當年考上屏東師專(現為屏東大學),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生始業式。始業式不是坐在禮堂聽講,而是帶著掃把、鐮刀、抹布,把地掃一掃、雜草割一割、水溝通一通……。年輕時總是排斥這些勞動,後來才體悟到,這是一種關懷社會的方式。

其實,沒有任何人能自身於社會之外。書念得再好,只是成就個人專業;關懷社區、為社會付出,才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這個道理,是屏東師專教我的。

屏師對我還有另一個影響,就是教學方法的啟發。記得課堂上,連1/2加1/3的基本運算,都能教整整一堂課。教授提醒我們,「分數」對國小學童是抽象概念,要用淺顯的方式表達。對投身教育的我而言,要向不同年齡層解釋一件事,是很有意義的。

局長送校長賀卡 全為他人著想 

師專畢業後,我曾教過一年書,因想再繼續深造,便考取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系(現改制為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輔導系的專業是人際溝通、認知心理、諮商輔導等。再講白一點,就是如何關心他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當時有一堂「團體輔導」,每個人要設計類似團康的活動,並從活動過程中,學習與他人互動、建立信任關係,這些訓練對我幫助很大。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後來我借調擔任高雄市教育局局長時,輔導系的訓練也派上用場。當時我請人事室彙整各級校長的生日資料,只要有校長過生日,我便親手寫賀卡、寄給那位校長道賀。

從國小到大專,高雄市有超過200位校長,大概沒人想過局長會親自寫卡片祝賀,許多人收到賀卡又驚又喜。其實,一個小動作,便能發揮很大的影響力。作為局長或校長,教育政策的推動需要同仁支持,若彼此向心力夠強,辦學會更順利。

因此,學會待人處世之道,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跨領域學習是國際趨勢 

近來,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以美國名校為例,近年不斷調降必修學分,並鼓勵學生跨域修課。

事實上,中山大學也積極朝此方向規劃。比如音樂系、劇場藝術系是我們的招牌科系,過去和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醫學系合作,開設跨校「藝術治療學程」。透過音樂及藝術創作,運用在心理治療或安寧病房照護,不僅提供跨域學習機會,還能實際解決社會問題。

又比如管理學院的「科技創新與服務業管理學程」,便是希望融入新興科技,提升學生在管理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目前中山大學不僅和他校合作,也開設許多校內的整合學程,全校有超過30個學程,提供多元的學習選擇。

最重要的是,跨領域的知識須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才能解決真實問題、推動社會進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