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情緒反應,如果不是明顯的無理取鬧,我會先檢討自己。
檢討自己確認有理站得住腳後,再回頭去跟小孩說理,這才叫教育。而不是看不慣孩子的態度,就先將小孩罵一頓。通常父母罵完小孩後,還會檢討自己嗎?
孩子說你不公平,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你真的不公平;第二種,你沒有不公平,小孩誤會了。小孩就是不成熟的人,誤會很正常。大人要好好跟孩子解釋,不然孩子不會知道是哪裡需要改進。
我們叫八歲的老大去做的事,四歲的老二是真的勝任不了?還是你叫老大做事叫習慣了,只要沒人抗議就便宜行事?還是你覺得老大多做一點是應該的?後二者都不合理。
前一陣子我遇到高齡90歲的姑婆,她從頭到尾說的竟然都是,她媽媽生了10個小孩,但負責照顧小孩的幾乎都是她,母親餵完了母奶,就將小嬰兒丟給她,其他完全不管……。可以想像這個姑婆小時候有多苦,小孩照顧小孩,而且一個接著一個……,她到90歲,記得的竟然是這件事。如果當時可以跟媽媽抗議,不知道有多好。
家裡能有什麼難事呢?八歲小孩能做的,四歲的通常也能幫忙。這時我們應修正自己:以後請孩子幫忙,不能只叫老大。我還會在老大提醒我時,說:「媽媽沒注意,謝謝你提醒我。」通常父母有自覺和肯接受提醒的,小孩出聲喊不公平的情況,會小得多。
小孩出聲抗議,是大人「錯太久」的警訊
什麼情況叫小孩誤會了?例如我請老大到樓下買鹽巴,如果這時候老大喊為什麼不叫老二,我會好好地跟老大說:「四歲的弟弟還太小,如果現在有人將你帶走,你永遠會記得我才是你媽媽,即使你逃不出來,你還是知道。可是四歲的小孩太小了,可能不到一年,弟弟就會以為壞人是他的媽媽,根本忘了他是被別人抓走的,不像你一樣,會想辦法逃出來找媽媽的。」
我有沒有拿理由搪塞騙孩子?沒有。我說的是實情。如果你還有力氣,可以接著說:「等弟弟也跟你一樣八歲,那時候你12歲了,我就不會每次都請你幫忙。」信不信,你下次故意叫四歲的弟弟下樓去買鹽巴,我看老大會比你還緊張呢?
當小孩跟你爭取自己權益時,不要先入為主認為是小孩斤斤計較。仔細想想,如果你家兩個小孩,就是她和一歲的弟弟,她還會說你為什麼都不叫老二,每次都叫他嗎?小孩也是講道理的。跟大人比起來,你不覺得小孩是最大方、最不斤斤計較的人嗎?當小孩都出聲抗議了,小心,那就是大人已經「錯太久」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