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這個獎,受之有愧。為什麼能拿獎?要謝謝我在任行政院長的3個月又20天的當時內閣所有部會首長,這個獎是給他們的。
我的管理邏輯是這樣的,30年前網路剛開始,我有幸接觸,今天的網路科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單一公司可以控制它,但卻運作得非常順利。
早年中華電信提供電話服務,要買很大的交換機,A打電話給B,先撥進交換機,交換機再轉到B去。現在網路上兩個節點,A跟B要通訊,只要按照網路上的標準,把數據和封包送到網路上,自然就能通話。
這個架構告訴我們,如果一個組織要「長大」,想運轉順利,不是靠中央的交換機,而是靠網路上的每一個節點,跟節點之間有個標準頻道,可以自主通訊。
我擔任行政院長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看部會之間的溝通有沒有問題,如果有的話,幫他們拉個線。
教育部每年新生入學要調查有哪些學生是新住民的第二代,要特別輔導,但新住民第二代不願意填,因為覺得這是一種歧視,因此教育部收到的名單都不完整。我問他們有沒有試著跟內政部要戶籍資料?
我後來推大數據和開放資料,把內政部與教育部湊在一起,問題就解決了。2016年台南發生大地震,內政部與交通部的搭配也應該還可以接受,但這不是我的功勞。
前兩天讀到韓非子的短語:「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彷彿已預見網路就是上君盡人之智。
這次得獎是部會的功勞,我希望所有的執政者能體會到一個成功的政府,是讓每個部會發揮最大的能力,而不是靠一個單一的院長或總統。若每個部會都能發揮最大的能力,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