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搭建穩固經濟平台 培養三柱頂立人才

趨勢領袖1〉中華民國前總統 馬英九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6-12-15

瀏覽數 24,400+

搭建穩固經濟平台 培養三柱頂立人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預見2017未來大趨勢

沒有人不知道政治跟經濟相互影響,但絕不能夠無限上綱,明明是市場經濟自行運作的結果,卻要硬把他說成政治操作,沒有是非,就沒辦法進行理性討論。

常聽人說台灣經濟過於依賴大陸,這是從政治立場來評論,他們說大陸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等於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能不能不要這樣依賴大陸,讓台灣走自己的路。

其實在陳水扁總統上任時的2000年,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的24%。從2000年到2008年,比例增加到40%,也就是說在陳前總統任內,台灣對大陸出口增加了16%。

我從2008年接任到2016年,大家預測台灣出口到大陸占總出口比例,一定上升到50%以上,結果雖數量大量增加,但比例不但沒增,反減少1%,降到39%。

主因是當時經濟部長尹啟銘推動「新鄭和計畫」,分散市場,尤其特別重視東南亞市場。我們跟東南亞的貿易,在我上任的前一年2007年,占總出口15%,2016年從1到8月,上升到18%, 2013年還曾經達到19%,換句話說,至少增加3%,很顯然新鄭和計畫實施八年,確實產生分散出口市場效果。

也許有人認為,對大陸39%出口占比還是很高,可是我的前任增加了16%,我減少了1%,我可以說是窮洪荒之力才達到這個目標,結果還被人批判為傾中賣台,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

台灣出口是以電子跟光電產品為主,手機鏡頭大量從台灣賣到大陸,裝在蘋果的手機上,蘋果供應商散布在全球,不過主要組裝廠是鴻海、和碩還有緯創,他們都有工廠在大陸,主要的零件包括螢幕、電容器、機殼、相機鏡頭、處理器,還有記憶體晶片,大部分都是台灣、南韓的廠商供應。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在貿易上,你想要買,我願意賣,不是誰依賴誰,而是雙方分工合作,相互依賴,可是到了喜歡泛政治化的人口中,統統都被扭曲。

我認為,要看台灣經濟的前景,必須先把有色眼鏡拿掉,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不是沒有政治風險,但絕非每件事都無限上綱,都用政治陰謀的角度來看,應該就事論事,否則就會產生無盡的自我困擾。

台灣的經濟前景,不是跟哪個國家的貿易多或少,關鍵是能不能在供應鏈上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擁有這個能力,你跟誰貿易都不怕,沒有這個能力,跟誰貿易都不會成功。

台灣的競爭力來源有三。一個是幾十年累積的國際貿易跟投資經驗,第二是政府採行跟市場運作一致的政策,就是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第三是由品格、文化和知識三柱頂立的人才。

最大的威脅則有二。第一在經濟決策上,希望未來不要採取跟市場力量相反方向的政策,否則一定是事倍功半,第二在人才方面,希望三柱頂立,品格、文化和知識都受到重視的格局能夠繼續維持,不讓人才凋零。

台灣當然有機會,我們的經驗造就了一流企業家,也培養了國際化人才,也有很好的創新能力。從2015到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創新能力在全球排名第11名,整體競爭力是15名,換句話說,台灣的創新能力比整體競爭力還強。

另外,台灣的居住環境跟醫療保健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治安從2013到2015連續兩年都獲得兩個統計全球十大安全的網站評比為第二名,第一次評比輸給日本,第二次評比日本掉到第八名,台灣還是第二名。

擁有這樣的條件,台灣有機會吸收世界一流的人才到台灣讀書工作。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