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股優於債 債市可逢低布局

2017投資趨勢2〉基金篇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6-12-15

瀏覽數 26,500+

股優於債 債市可逢低布局
 

本文出自預見2017未來大趨勢

「黑天鵝」滿天飛的2016年,你的投資是否幫你賺到錢了呢?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球漲勢最猛的前五大股市分別是巴西、俄羅斯、泰國、越南與菲律賓;巴西股市漲最大、約45%,第五強的菲律賓股市也有超過11%的漲幅。

儘管上述新興經濟體強勢領漲,但恐怕絕大多數的人並未從投資市場賺到錢;甚至,整體財富水位已停滯成長。

根據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所發布的《2016年全球財富報告》,全球累積的財富大約256兆美元,年成長1.4%,但這只是總人口成長所帶來的「財富虛胖」幻覺,因為每人平均資產並未成長,只約52800美元,是2008年以來首見的財富停滯現象。

財富難以累積,和投資市場太過動盪,脫不了關係。

「近兩年來,全球股市出現明顯的『翹翹板』現象!」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指出,在全球市值前35大股市指數中,2015年下跌但2016年上漲的股市,比率達78%。

不只股市,其他資產也大玩「翹翹板」。根據彭博至2016年10月的統計,2015年表現最差的資產「石油」,報酬率約負30.5%,但2016年的報酬率卻超過30%、名列表現最佳的前五種資產。

波動年代需要多元投資,藉以分散風險,已是老生常談,但除此之外,還需要洞察市場變化,才能有相應策略來因應。

趨勢1〉

美股仍看好 聚焦「鐵公基」、中小型股

首先,全球投資人近來最不會忽略的市場是美國。

持續穩健復甦的美國市場,仍是全球投資人的第一顆風向球,特別在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意外當選美國總統後。

「各項指標顯示,美國景氣將持續擴張!」富達國際美股投資總監凱拉迪斯(Kasia Kiladis)指出,美國消費支出占GDP約68%,規模已超過10兆美元,仍在持續增長;而勞動市場也處於上升趨勢,不僅平均時薪有2.6%的年增率,累積就業人數也在擴大。目前,多數美國企業的盈餘也攀上40年新高。

儘管從2009年,美國景氣擴張期已達七年,但凱拉迪斯卻認為美國並非目前景氣擴張期最長的國家,仍後勢可期,澳洲甚至從1991年至今、已有25年的擴張。

近來又頻創新高的美股,過去是由科技股、醫療保健類股、非核心消費類股來領漲,而川普政策直接裨益「基礎建設」與「國防工業」,「如果去美國走一遭,就知道美國基礎建設有多老舊,極需要全面翻新!」凱拉迪斯說。 她建議,投資人可以特別關注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道路橋樑與原物料等「鐵公基」概念股。未來美股仍有多頭格局,只是類股輪動,可望由「工業」「原物料」與「金融」類股領軍。

「未來美股的成長機會在中小型股!」富達投信投資長鄭安佑進一步分析,川普的降稅與擴張型財政政策,有利於刺激美國內需市場,與之連動性高的美國中小型股將直接受惠。

他表示,川普當選以來,追蹤美國中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大漲超過10%,漲幅甚至比大型股明星群聚的「道瓊工業指數」來得高,可把握中小型股的成長機會。

此外,凱拉迪斯也提醒,支撐美國大盤股價的美國大型股,有將近七成的營收來自海外,近來美元轉趨強勢,但若長期走升,將影響美國出口競爭力。因此,投資人得密切觀察川普政策與美元走勢之間的關係。

趨勢2〉

密切注意利率彈、匯率貶 新興市場逢低布局

有別於美股、美元迭創新高,近一年來大走多頭的新興市場遭逢亂流,外資近月來大舉撤出。

「資金總會回到新興市場,特別是新興亞洲!」鄭安佑表示,若是美國經濟走強,會進一步刺激消費,將拉動新興亞洲的產能,再接著帶旺盛產原物料的拉美市場。

安本亞太區多元投資主管吳麗如觀察,在OPEC(石油輸出國)達成八年來首度減產的協議後,今年以來價格回溫,近來攀上一桶50美元價位的油價,未來一年每桶可望維穩在40~60美元的區間。她指出,油價不容易超過60元,因為此波油價上漲是因減產,而非需求增加,「況且60元以上就符合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成本,反而不利OPEC!」

2016年油價回穩,引領原物料築底翻揚,預期可持續助攻2017年的新興市場漲勢。

其中,新興亞洲最受青睞。多家投研機構視之為資產組合中必備的「壓艙石」。

安本亞太區債券團隊資深投資經理艾肯斯說,相對於歐洲在2017年是超級大選年、美國又換新政權,亞洲國家的政治情勢相對單純,政府負債比低,且人口結構年輕、中產階級崛起、及改革紅利的加持,讓經濟基本面顯著好轉,企業信評也連獲提升。

以2016前三季來看,亞太地區(不含日本)的股價淨值比大約1.6倍,比全球平均2.2倍、美國2.8倍與歐洲1.8倍都來得低。但諸如印度、中國、印尼、台灣與韓國等新興經濟體,其企業盈餘增長率都介於10~15%的高水位。

趨勢3〉

股優於債,但亞債仍可尋求高利差保護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因為進入升息循環,2017年將是股優於債的一年,」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協理石永平歸納,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的通膨都在加溫,2017年是否能夠繼續保持「微通膨」,要看各市場的實質成長率。

而各主要股市因為過去幾年的「資金行情」而墊高,本益比已在高檔,現在能否延續多頭,就要看「景氣行情」能否接棒。

他建議,在股市投資中,應該選股不選市,從趨勢產業中挑選估值尚低的個股。投資人應適當調高風險承受度,過於保守,難以賺取理想的目標報酬。

不只新興亞洲股市被低估,近來幾乎跌回2016年起漲點的亞債也出現逢低布局機會。

「基本面不變,此時殖利率彈升、匯率貶值,反而是好買點!」艾肯斯說,川普當選後,債券收益率飆升,新興市場債在2016年的漲幅幾乎全蒸發,而美元又強升、亞幣全面走貶,市場過度反應,反而為被低估的亞洲市場帶來重新評價的起漲空間。

市場預期聯準會在2017年將有2~3次升息,2018年可能再升兩次,將進入較密集的升息循環,一般認為對債券資產將是一大利空。

艾肯斯卻分析,債券數年來的多頭行情雖告一段落,但對有收益需求的投資人來說,債券仍可是核心配置,只是要尋求高利差保護的資產。

相對於歐、美債,亞債的利差相對較高。鄭安佑進一步分析,追蹤亞債報酬的「摩根大通亞洲信用債券指數」(JACI)在今年初、元月時達到殖利率高點,約4.98%,後來亞債價格一路飆升,至8月下旬達殖利率低點,約3.8%,表示債券價格創下了三年新高。

但2016年12月初,又因美元強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1.7%升破2.35%,JACI殖利率隨之過度修正、彈回4.6%,再度創造近100點的利差空間。

鄭安佑表示債市配置,可以長天期政府債、高收債,爭取較佳獲利;若要防守、抵禦波動風險,則布局投資等級公司債。另外,可以美元計價的亞債來降低亞幣貶值風險。

他也建議,五到七成的核心資產,可放在美國與新興亞洲。

趨勢4〉

歐日仍疲軟,貨幣再寬鬆空間有限

展望2017年,美國之外的另外兩大成熟經濟體:日本與歐洲,經濟局勢仍面臨不小挑戰,內需市場相對疲軟。

其中,身為避險主要貨幣的日圓,美國大選後走勢相當戲劇化,從開票當日漲幅3%,之後一路走貶,近一個月來,貶幅超過了7%;同時段,日股則走揚超過10%。

「日圓可能進一步貶值!」吳麗如指出,影響日圓走勢的最大因素是美元,近期美元因升息預期而走強,日本央行不可能升息,只可能再寬鬆,一緊一鬆之間,將再加大兩者匯差。除非日企盈餘可以獲改善,資金才會進一步回流日股,支撐日圓走強。

前幾個月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過關,12月4日義大利舉行修憲公投,首相倫齊(Matteo Renzi)因公投慘敗而請辭,顯示歐元區的政治風險還未落幕。

加上2017年是歐洲的超級大選年,包括法國總統、德國總統與國會等大位都將舉行改選。反全球化與反開放的保守勢力是否將持續反撲成功,已埋下變數。

另外,過去幾年,寬鬆的貨幣政策,引導資金行情支撐歐日股市,但石永平表示,未來幾年歐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OJ)再寬鬆的空間,已經有限。

他觀察,ECB的政策利率已在歷史低檔,存款利率已降到負0.4%,再降息寬鬆的空間有限。不過,ECB可能將購債計畫時程往後延,一旦延到2017年12月,則可能再挹注約4800億歐元的流動性。

而日本央行剛在11月下旬啟動新貨幣政策框架,目標是將十年公債殖利率維持於0%,因此短期再加碼寬鬆的力道將降低。

總而言之,儘管各方預測2017年不算大好的一年,但審慎布局資產,仍可望爭取較佳投報率。

【2017年題材,注意4利多、2利空!】

(1)4利多

通膨相關:油價低基期效應,美國物價年增率隨油價上漲走升,通膨持續增溫有利原物料投資。

美國內需:川普政策提振美國基礎建設,內需股受惠。

中國:中國股市低基期、深港通啟動,有利資金動能。

印度:印度企業獲利成長力道強,政府改革有利投資環境。

(2)2利空

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美國升息帶動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影響資金撤離新興股市、回流美國。

歐洲政治風險:2017年歐洲諸多選舉恐影響市場信心。

(資料來源:鉅亨網投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