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色彩繽紛的泰國,在泰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辭世後,迅速化為肅穆哀傷的低調黑。人聲鼎沸的夜市變得蕭條冷清,徹夜狂歡的酒吧悄悄關起大門,總是遊人如織的景點大皇宮,現在放眼望去,盡是穿著一身黑衣的悼念民眾。
享年88歲的蒲美蓬是受泰國人民愛戴的君主,在他長達70年的在位期間,時時下鄉體察民間疾苦,用皇室經費興修水利、改善農作。走進泰國的餐館、旅社,幾乎處處都能看到高懸的蒲美蓬照片。雖然沒有實權,但備受尊崇的他,早被視為維繫泰國團結穩定最重要的力量。
「只要老國王在位一天,再大的政治動盪都不用擔心,」一位泰國台商表示,過去出現嚴重政治危機,只要泰王出面就會化險為夷。不論曼谷精英、軍方或鄉村農民,都以泰王馬首是瞻。
因此,當蒲美蓬撒手人寰,不少人都擔憂泰國未來是否將陷入政治與經濟動盪。
守喪期 取消娛樂活動30天
泰王過世對經濟的影響,已然顯現。在宣布辭世消息後,泰國即進入長達一年的哀悼期,並暫停娛樂活動30天。包括水燈節、煙火節、巡迴演唱會,甚至連大型會議都被取消或延期。
媒體也受到打擊。政府要求電視與電台在30天守喪期不要播送娛樂節目,以致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的廣告收入下跌。電影院如Major Cineplex也因為國人減少娛樂,業績大受影響。
供應啤酒與酒精飲料到曼谷郊區的Sirichai批發中心經理山南奇(Karaked Sanamchai)對《路透社》表示,酒精飲料訂單在過去一週下滑了二至三成。曼谷特種營業匯聚的帕蓬夜市,也門前冷落。
「泰王去世帶來的不穩定,必然將影響旅遊產業,」泰國清邁大學東南亞事務研究所研究主任錢伯斯(Paul Chambers)觀察,因為慶典活動取消,許多遊客已暫緩來泰國旅遊的計畫。
旅遊業是泰國經濟最強勁的推動力,帶來多達540萬個工作,GDP占比高達10%。原本泰國政府預估今年遊客可以比去年成長7%,達3200萬人次,但現在顯然難以達成。
年底遊客銳減,對泰國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指出,泰國經濟疲軟已行之有年,部分是因為全球市場動盪與中國經濟趨緩,而中國又是泰國最重要貿易夥伴。2015年泰國經濟僅成長2.8%,遠低於2012年的6.5%,在東南亞國家間幾乎敬陪末座。
泰國出口在2015縮減5%,今年預料還將進一步下滑。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三菱日聯研究顧問(Mitsubishi UFJ Research and Consulting)分析師堀江(Masato Horie)提出警告,泰國不僅工資上漲,未來還可能沒有足夠的技術員工來吸引外商投資。
此外,泰國內需低迷不振,以致通膨遠低於央行目標,經常帳盈餘高得驚人(占GDP的10%)。外國投資亦成長乏力,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亞洲經濟學家唐(Krystal Tan)不諱言,許多投資人都在觀望未來幾週的變化,「投資人要等到政治不穩定狀況結束,確認不會發生暴力事件才出手。」
在一片蕭條景象中,服飾零售業是少數的亮點。因應國喪的低調穿著,幾乎每個賣場的黑色服飾都供不應求。「半小時內,黑色T恤就被一掃而空,」曼谷Central World百貨的Uniqlo旗艦店店員對《路透社》表示,不少顧客一來就買十幾件。
因為泰國人民瘋狂蒐集有泰王照片的報導,報紙也一時洛陽紙貴。「近日報紙銷量激增50%達30萬份,創下有史以來最高記錄,」《今日郵政報》(Post Today Newspaper)編輯南塔瑞特(Wut Nontarit)說。
政變頻仍 對立情勢未化解
不過,泰國未來的最大變數還是在政治。泰國政變頻仍,單單過去十年中,民選政府就被推翻兩次,當前的軍政府也是藉政變上台。雖然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重申2017年底的大選將如期舉行,但不少風險顧問與經濟學家仍抱持觀察的態度。
此外,泰國尚未走出多年來民粹領袖與保守軍政府間的權力鬥爭。支持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Chinnawat)、以鄉村農民為主的紅衫軍,與曼谷工商界為主、支持皇室的黃衫軍,因為貧富差距、資源分配衝突,雙方的緊張對立一直沒有被解決。
過去有眾人信服的國王蒲美蓬居間協調仲裁,而一年之後才將登基的王儲集拉隆功王子(Maha Vajiralongkorn)形象爭議、威望不足,能否再次扮演穩定的力量,也是問號。
「泰國仍處於分裂與可能動盪的黑暗隧道中,至今還未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錢伯斯對《華爾街日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