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這個所?
李婕晏答(以下簡稱答):爸爸是理工科出身,出門就會帶我認識花花草草,也會用自己的觀點解釋一些現象給我聽。耳濡目染之下,奠定了我對理工學科的興趣。
所以我高中時興趣就很明確,知道自己喜歡二、三類組;加上深受國高中老師影響,非常喜歡物理、化學和生物,但是我害怕解剖會看到血,所以決定念純化學。
沒有選物理系,是覺得實驗結果在視覺上沒有震撼效果與多變化性,但化學實驗可以看到溫度、顏色的變化,甚至會看到固體稀出。
問:貴所給你的專業訓練為何?
答:大學的實驗課很有限,所以實際操作經驗多是在研究所累積的,包括認識、操作儀器、了解其原理與實驗技巧,同時運用化學相關背景知識,因此專業知識和技能會同時精進。
除了學科專業,研究所階段也會培養處理事情的態度與方法、邏輯。
教授通常只做引導,要自己找尋研究方向、規劃實驗,除了看書,也可以向學長姐學習。研究所就像一個單純的小型社會,請教前輩的同時,也在練習社會化、經營人際關係;加上實驗機台有限,大家就要學習如何溝通協調。
讀研究所,大部分的時間都靠自己掌握規劃,因此時間管理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另外,做實驗時會訓練邏輯,從發想到完成題目,就要分析有哪些小項目,這些小項目又分別需要做什麼,層層拆解,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才能有邏輯地做事。
萬事起頭難,要勇於嘗試
問:這些訓練對你的幫助是?
答:假設你的工作剛好是檢測人員,讀研究所最直接的收穫就是具備實務操作能力。
我在原物料供應的外商公司擔任技術應用工程師,是客戶與公司研發部門的溝通橋梁,主要是幫助客戶解決研發或是製程問題。譬如,他們要去除某個物質,就會來問我們,是否有去除這個物質的溶劑。
為了解決客戶的問題,我也必須做實驗,這時候就會運用到研究所所學的實驗技巧。而做完實驗後的分析、回報與回答客戶問題,都需要能力。對我來說,化學所給我的訓練,在工作上的每一步都有幫助。
問: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
答:專題研究。萬事起頭難,找題目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挑戰,除了要創新,還要老師覺得可行,所以要翻閱很多很多國內外文獻,以及學長姐做過的內容,好不容易找到大方向,又必須仔細深入的想要從哪個角度切入。
我做的專題是去除水中的特定藥物,算是淨化水資源的材料,做完後要運用在實際生活上,所以又要做一連串的實驗。最大的挑戰就是實驗經常會失敗,不過這是好事,因為可以擴充實驗室的資料庫數據。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所?
答:不排斥背誦、對化學及做實驗要很感興趣,敢試又不怕失敗。
雖然很多所都需要這樣的特質,但是念化學有一定的危險度,因為化學的反應性很快也較為直接,所以需要更加小心。(中興大學化學研究所,2012年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