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販賣機煮牛肉麵, 60秒熱騰騰上桌

上海掀起無店員美食革命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6-03-30

瀏覽數 91,650+

販賣機煮牛肉麵, 60秒熱騰騰上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4月號雜誌 生技股是炒作,還是下一個明星?

從自動販賣機買飲料,是平常的生活經驗。但若是從中拿出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呢?是否令人驚訝?

上海,商業大樓林立的靜安區商圈,總是熙來攘往。聳立在此的1788大樓,以結合台灣美食與國際時尚著稱,近來,位於B1的美食廣場,擺放了全球第一台「牛肉麵自動煮賣機」,引起不少話題。

自動煮賣機,長什麼樣?機身乍看,有點嘻哈,高約兩公尺。先在螢幕點選喜歡的口味,有台灣紅燒牛肉麵、上海紅燒大排麵、日本豚骨拉麵、泰式海鮮麵四種,再把紙鈔放入投幣孔,或用手機以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掃描QRCode付款,便完成選購。60秒後出麵口便吐出一碗熱騰騰的麵,比麥當勞得來速還快。

挾起品嚐,麵條Q彈有勁、湯汁濃郁道地,該有的肉片及青菜一點份量也沒少,加上質感不差的筷子及湯匙,只要20元人民幣(約台幣100元),性價比在上海的高消費城市堪稱中上。

每天可賣60碗 月賺15萬

這台煮賣機,動作迅速,口味上等,自裝設以來,已吸引不少上海上班族嘗鮮。目前一台一天大約賣出60碗,平均月營業額3萬人民幣(約台幣15萬元)。

花費200萬人民幣研發,單台造價10萬人民幣的牛肉麵自動煮賣機,已獲得天使投資人200萬美元的青睞,預計在2016年在兩岸鋪設逾1000台。將來不僅能在街頭看到,不少企業也會在內部安裝這台機器。

開啟這股「智能煮麵」先河的,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兩岸合作。來自上海的馬齎與台北出生的彭思舟、宋例明,加上香港人周劍光,四個「老男孩」為了將台灣膾炙人口的牛肉麵原汁原味搬到上海,創立了鹵豆集團。

「這台機器是智能煮麵機器人,加上自動販賣機,」鹵豆集團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官馬齎說明。然而,自動販賣機裡如何塞進一台智能煮麵機器人?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內部空間模仿的是一個廚師烹飪的過程,」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周劍光說明,煮賣機由鹵豆自行開發,工廠設在廣東順德。

機器分成儲藏結構、加熱系統及雲端系統三大空間。麵條及食材以負18℃儲存,湯料則是中央廚房事先煮好後急速冷凍,再放入機器內,存以0~5℃。

App管控配送、倉儲、財報

高科技加熱系統則利用純電子監控,為麵條與湯料各自且分段加熱。至於「湯加熱到什麼溫度時再加入另一種食材,是最高祕密,」周劍光表示,放入食材的先後次序是影響口味的關鍵。

機器內還安裝60餘個感測器,有異常立刻傳送訊息到雲端資料庫。每位管理者的手機都會收到訊息,通知附近維修人員。

這台機器還能以App輕鬆管控,包括配送補給、倉儲管理及財務分析。例如一台煮麵機可連續生產60碗,賣完後系統會告知後台,由配送人員補充食材。

機器人煮麵也充分考量食品安全。除了24小時全程冷鏈、全自動清潔系統外,湯料每次經過輸送管後,就以高溫蒸汽加紫外線消毒管壁,避免殘留。

這台煮賣機的出現,意味著餐飲業已經湧現自動化的潮流。「無店員美食是未來的趨勢,」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彭思舟指出,煮賣機的租金只有店面形式麵館的1/20,加上沒有廚師及服務員,不須支付薪水,成本再度降低,經濟效益變高,一旦機器的數量鋪開,獲利可觀,將引發新的湯麵革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