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東歐還錢於民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1-04-15

瀏覽數 11,950+

東歐還錢於民
 

本文出自 1991 / 5月號雜誌 林洋港:再有政爭,大家都該下台

波蘭人天生愛說笑,特別愛說共產主義的笑話。例如:「何謂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就是從資本主義走回資本主義那一條又臭又長的路。」

還有一則笑話:百年老廠味得(Wedel)「解放」之前,所生產的巧克力味道美得叫人作夢都流口水。自從它被收歸國營又改名之後,巧克棒吃起來像硬紙板,也讓華沙公民不斷作夢,不過是白日夢:「味得招牌垂掛日,共產主義完蛋時」。

現在,笑話變成了事實。味得的老招牌真的重新掛起,由國營再改回民營,與它的國家一起重回資本主義懷抱。

其實不單是波蘭,大部分的東歐國家在面臨內部共產主義瓦解後的真空,與外來競爭的壓力,莫不奮身投入市場經濟,而國營企業民營化更被認為是一劑萬靈丹,可以加速與資本主義結親,為瀕於崩潰的經濟沖喜。

原東德的一家國營電子公司,在前年底共黨垮台之後,工會立刻推派年僅三十四歲的蒙特格出任總經理。他鐵腕一揮--裁員、停止生產過時產品、成立利潤中心、聘請西方顧問……。只有一個目的使公司民營化,愈快愈好。

捷克主掌國營事業民營化大計的負責人捷茲克無奈地舞動雙手形容:「老百姓從各個方向施加壓力--報紙、市井街聲、國營企業主管……,真可怕。」

主管淹死在公文裡

捷克註冊的民間商人,已達二十二萬人;匈牙利一九九0年第一季結束,即有一千七百多家國營事業轉換成股分有限公司,準備迎接五年內全國五0%經濟轉成民營的計畫;波蘭政府到去年十月底,已發出二千三百張外國合資國營事業的執照;南斯拉夫國營事業的勞工,不論已卸職或現任者,都可在十年內買下相當三年工資的股分。

拍賣國營事業是東歐未來十年最大樁的買賣。但怎麼做?各國卻莫衷一是,只能從錯誤中學習。

曾經,部分東歐國營企業試圖在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外,找出第三條民營化的經營路線。波蘭的俄色斯(Ursus)曳引機工廠即是一例。

俄色斯是標準中央計畫型的工廠,一年只生產五萬輛曳引機,永遠不敷二十萬波蘭農民的需求。工廠任何雞毛蒜皮的事都要寫報告;中層主管淹沒在一堆公文裡,幾乎不能做別的事。

受到經濟改革的刺激,俄色斯也想來一點資本主義--採取小規模私營化,容許工廠少部分單位獨立成為新公司,並聘用原有的工人;只不過,這些新公司的老闆,毫不例外的,都是俄色斯的高級主管。該廠生產部門的經理還買了台灣製的IBM相容型電腦,以便進行有效管理。

一年下來卻發現,換湯不換藥的模式完全無效。俄色斯的曳引機仍然會在臨出廠時缺少一個重要的零件。工廠最後還是決定出售大部分的股分,走向真正民營的道路。

不過即使採行較徹底的民營化,仍然問題重重。

受到急於將企業脫手氣氛的感染,幾乎所有國營事業在尋求西方買主時,都出現了廉價大拍賣的現象。匈牙利政府最近插手阻止其國家大飯店(Hungry Hotel)將五0%股分出售給瑞典、荷蘭合資的昆士集團,原因是價格過低。

失業率再上高峰

儘管波蘭、匈牙利、德國、捷克都成立專司,負責國營事業出售事宜,卻沒有辦法完全阻止這種「淪陷式」的民營化。究其原因,並不能完全責銴頦磪赫a太精明,實在是因為東歐各國政府普遍欠缺好的經理人才,以及發展私營企業的結構性計畫。

「如何引進西方資金,又不會將企業拱手讓人,實在令人頭痛。」波蘭政府一名顧問在做今年內出售五家大企業的計畫時有感而發。捷克在今年一月第一波拍賣十六家國營商店時,就限制外國人不得參加。

不過對於東歐而言,擁抱自由市場最麻煩的,並不在於對西方資本的欲拒還迎,而在於企業主將大量裁撤冗員,引起勞工不安、暴動,不只阻礙民營化的速度,更可能帶來政治與經濟的災難。

經濟學家預估今年東歐的失業率,會上升至二五%的高點。

今年二月,負責東德地區民營化的德國信託局(Treuhandanstalt)宣布,東德國家航空公司將解散,原因是找不到買主。此舉使得該公司二千九百名員工面臨失業,為東德地區已達三百萬的失業人口再添一筆。東德地區勞工近幾個月已經一再走上街頭抗議。

儘管如此,正在實行經改震撼計畫的波蘭財政部長布塞維茲,仍表示希望今年底能將八千家左右的國營公司出售民營。「我們希望創造情勢來改變人民的工作態度。民營化的腳步一慢,就會失去改變的衝力。」他的話道出了大部分東歐改革者的心聲。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在山腳下徘徊

改變人民長期在共產主義下所養成的工作習慣,正是東歐走向資本主義最需要的努力。

例如美國蘇文(Schwinn)公司買下匈牙利卡佩(Caepel)國營腳踏車廠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工資提高一倍,然後採行八小時輪班制,取代過去員工下午二、三點就下班的習慣。

奇異公司入主匈牙利國營燈泡廠後,也建立了裁員之外的管理革命。

瑞典愛奇(Ikea)家具連鎖店去年進入布達佩斯零售業,立即引進行銷、採購與顧客服務等小型商業民營化迫切需要的經營概念。歐市委員會也已聘請專員研究東歐零售業的私有化,希望以此為起點,將資本主義基本的經營技術引進共產主義崩潰後的世界。

這一切都才剛開始。經濟學家形容經濟現代化有三座頂峰要攀爬,一是自由化、二是制度化、三是國際化。從中央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國營到民營,正是征服第一座大山的工作,東歐才剛到達山腳下。

「奇異」點亮匈牙利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美國奇異公司以一億五十萬美元,購得匈牙利湯瑞(Tungsram)燈泡廠五0.一%的股分,關始一項重大的嘗試--將這家懶散晦暗的社會主義國營工廠,改頭換面成賺大錢的資本主義企業。

奇異派駐湯瑞的總經理發伽(George Varga)上任的第一天,就告訴員工,今後要以「利潤」來評估大家的工作,員工卻反問他:「利潤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有利潤?」

也難怪他們不明自。湯瑞燈泡廠一九八九年賬面上的利潤是二千三百萬美元,但根據奇異的會計重新核算,真正的獲利僅九百萬美元。工廠過去每半年才查對一次收支,而且毫無存貨盤點的概念。

對於這家已在共產黨指導下度過四十年,擁有一萬八千名員工的工廠。發伽必須同時進行產品更新、原料精簡、重建員工工作態度,並且指導他們使用新電腦。他形容這是一項漫長且需要高度敏感與創造性的任務。

尊重原有工作方式

不過,「最最困難的是改變人」。奇異的經理人員必須有新的管理模式,不能單靠美國「用最少人做最多事」的那一套來解決問題。

發伽的第一步是教導員工負責任。「他們缺乏動力,也沒有意識到工廠的榮衰與他們有何相干。」他指出,這不是花大把鈔票就能改善的,而是「要讓員工覺得他們擁有工廠。」

由於很多員工擔心奇異只不適把湯端當成海外殖民地,發伽刻意避免立刻將美國式的作法引進。他讓工人覺得原來的工作方式被尊重,但同時引進西方模式。為此,他也要求奇異的主管必須更謙虛、更體貼員工。

下一步才是精簡人事。

藉由鼓勵提早退休、人事凍結等較溫和的方式,發伽已經減少了約三千名的冗員。不過他也毫不留情的辭退四百名非勞工階層的職員。

奇異告訴員工,雖然人手減少了,工作加重了,但薪水也跟著增加。該廠工資已調升四五%,足可抵過匈牙利三七%的通貨膨脹率。

最近實脆的一項百分之百資本主義式的政策,則是績效加薪制。也就是說,今後有的人會加薪四0%,而有的人則可能半毛錢也不加。

湯瑞今年開始有餘力轉向最初也是最終的目標--利潤,希望未來占有歐洲一二X的燈泡市場。資本主義初步登陸成功的原因,或許正在於發伽對其主管群的提醒:「我們要的是能夠結合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工作文化的人,好讓奇異的想法能賣給匈牙利。」

(取材自Fortun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ut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