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澳洲蒙納士大學會計系講師 黃鼎喬
過去20年來台灣大開博士生招收大門,2015年全台博士畢業生已達3000人。但土博士,不僅國內名校不會優先錄取,要到海外覓教職,更不容易。1985年出生的黃鼎喬是成大會計博士,他如何走過艱辛的求職路?以下是他的告白:
台灣頂尖大學偏好用國外博士,我擔心找不到工作,所以積極寫論文,參加國外研討會。博士六年,我去過廈門、北京、加州、佛州、華盛頓特區的研討會發表文章,還要現場回應評論人的問題,這些經驗累積英語能力,也熟悉國外的學術環境。
我也申請科技部「千里馬計畫」,去美國大學交換半年。在台灣,一週要讀三篇論文,在那裡至少每週要讀十篇,又是另一個衝擊。
畢業前,我已和指導教授合寫兩篇頂級期刊論文;當替代役時,為考驗自己的研究實力,我決定要獨立寫出一篇論文,沒想到一投稿就被拒絕;改投另一本期刊,就被接受了。
狂投履歷 前半年每天收拒絕信
因為英語和研究能力還行,老師很鼓勵我找國外教職,但過程不太順利。
我投履歷給150所國外大學,大多是美國,還有少數香港、澳門、澳洲與紐西蘭學校。沒想到,前半年,每天開信箱都收到美國大學寄來的拒絕信。因為美國博士生必須授課,台灣則是須先取得講師資格,沒有教課經驗,可能是我被拒絕的原因。
當我一度覺得沒希望時,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邀我面試,之後又獲澳洲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視訊面試機會,都順利拿到聘書。蒙納士大學是澳洲八大名校之一,QS全球會計系排名75,老師多是澳洲人,也有印度、馬來西亞、日、韓與中國教授。
我一個學期只要教三小時,另外一至兩小時回答學生問題。第一堂英語授課,我非常緊張,很怕誤人子弟,幸好學生給我的評鑑過門檻。
這裡教授薪資差異不大,新進老師年薪約8萬到10萬澳幣,相當台幣200萬元,但每年都有20%到50%的績效調薪空間,比在台灣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