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峰會出席人數高達八萬多人,全球政治、企業、文化等領域不少響叮噹的人士,都懷抱著對人類未來的無比憂心和期待前來。他們如何解讀這次峰會的成果,又提出什麼願景呢?
「2015年12月12日將是地球一個偉大的日子。幾世紀以來,巴黎歷經了許多革命。而今天甫完成的,則是史上最美麗、最祥和的一場革命。」的確,要讓195個各有盤算的國家達成共識,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巴黎氣候峰會竟然做到了,也難怪當協定落槌通過後,法國總統歐朗德(Francois Hollande)如此盛讚大會的成就。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得知協定通過後也表示,這個協定傳達了強大訊息,即全世界都堅決支持低碳的未來,潔淨能源的投資和創新將隨之啟動,規模之大史所未見,「這個協定是拯救地球最好的機會。」
身為主辦國元首的歐朗德,以及曾在2013年宣布把對抗全球暖化列為第二任期最高施政目標的歐巴馬,自然殷切期待協定的達成,這不稀奇。
普丁態度丕變 大談全球暖化的挑戰
真正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普丁過去從不隱瞞他對全球暖化論調的不屑,他曾說,這根本是西方國家的「陰謀」「騙局」,目的是要「打壓包括俄羅斯幾個國家的工業發展。」
2003年他甚至公開說,他樂見全球暖化,「俄國人可以少花點錢在皮大衣上」「農業專家說暖化可以增加我們的穀物生產,感謝上帝!」
但這回普丁卻在會前就提出保證,絕不會阻撓協議。他在大會演說時還煞有其事地說:「氣候變遷已成為人類面臨最嚴重的挑戰。全球暖化造成颶風、旱災等異象,造成經濟損失。」
《紐約時報》形容在場人士聽了,「基於禮貌,下巴才沒掉下來。」
普丁姿態的轉變令人費解,但中國就可想而知了。2009年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霸氣十足,讓中國自此背上破壞協議的惡名。然而,六年後的今天,當霧霾鎖城成為北京駭人卻又日益平常的畫面,刺痛的喉嚨和眼睛讓人民從無奈轉為憤怒,中共當局終於深深體認,抗暖化已不只攸關國際責任和形象,而是中國內部最切身且急迫的議題。
因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在巴黎的態度,就顯得較為圓熟。雖然他不忘提醒發達國家應該「多一點共享,多一點擔當……要照顧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困難,」不過他也表現誠意,具體提出中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
印度的態度也是會議成敗的關鍵。總理納蘭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毫不諱言地指出:「氣候變遷不是印度造成的。……但是今天,在印度的我們也得面對這個後果。」「那些有選擇餘裕和擁有技術能力的國家要做些調整,大幅減少他們的碳排放……他們必須留下足夠的排碳空間,讓開發中國家得以成長。」
印度有3億人口過著沒有電的生活,一直想蓋火力發電廠的莫迪,如何點亮老百姓的生活,同時又履行他在巴黎峰會的承諾呢?這是所有開發中國家的難題。就連歐巴馬,也要面對共和黨的杯葛。
馬雲: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拚人人都受苦
相對於政治人物的言論流於空洞,企業界的發言就顯得生動有料一點。
「在中國,當有人對我不滿,他們就叫我瘋狂傑克或外星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大會演講說:「上個星期北京霧霾特別嚴重,今年我有好幾個親戚朋友躺在醫院,因為環境,因為癌症的關係,我還真希望自己真的是外星人,可以逃回我的星球。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馬雲指出,抗暖化的目標未必和經濟發展背道而馳:「有人對我說,如果你一心一意想著『氣候變遷』,我們就不會發展,不會有經濟成長。我會說:『我們是做生意的,生意人的機會在哪裡?機會總是在抱怨最多、挑戰最多的地方。問題愈大,商機愈多。創新總是源自於壓力和需求。』」
馬雲舉自身例子:「我記得六年前在公司,有年輕的工程師說,我們的平台每十筆交易所耗的能源,可以煮四個雞蛋。我告訴他們:『好好想想,要如何把它降低?』時間過去了,我們已經找到解決方案,現在同樣的交易所耗的能源,只能煮一個雞蛋。」他形容這是人類面臨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要對抗的是貧窮、氣候變遷,還有疾病。「如果我們不一起拚命,就會輸掉戰爭,人人都會受苦。」
除了自嘲「外星人」的馬雲,「鋼鐵人」也來到會場。
近幾年紅透半邊天的特斯拉電動車(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極力主張政府要課徵排碳稅,「排碳業者正奮力抵抗(排碳稅),他們採取類似菸草工業沿用多年的技倆。雖然大部分人明明都同意吸菸對身體不好,但他們會找幾個科學家提出異議,說:『你看,科學家並不同意。』他們就是如此欺騙大眾。」
「今天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法規根本就在獎勵人們製造碳,實在是瘋了。」至於民眾可以做什麼?他呼籲:「只要一有機會,你就要告訴政治人物,要求他們制定排碳稅。」
巴黎氣候峰會上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開幕前一天,宣布成立的「突破能源聯盟」(Breakthrough Energy Coalition)。
蓋茲在聲明中表示,「這是個由私人投資者組成的全球團隊,未來將幫助企業把潔淨能源的創新點子帶出實驗室,走向市場」,他並歡迎「更多政府和投資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目前為止,這個聯盟已經獲得美、中、印等19國政府的支持,將在五年內加倍挹注新能源技術的研究經費。唯有公私部門攜手合作,才能成功締造「主流的、由市場驅動的潔淨能源經濟。」
綠色和平:人類終為共同目標團結起來
這次會議最難得的是,連非政府組織都肯定它的成果。
綠色和平組織總幹事庫米‧奈都(Kumi Naidoo)表示,「聯合國國家向來似乎無法就任何事達成任何共識,但今天人類終於為了共同目標團結起來了。」
不過他也提醒,「最重要的其實是大會結束後的發展。巴黎協定只是漫漫長路的第一步,我個人對協定的某些部分感到沮喪失望,不過它仍是個進展。光憑協議,我們無法爬出坑洞,但至少坑壁不再那麼陡峭。」
而另一位意見領袖,知名作家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則毫不客氣地指責巴黎當局在大會期間禁止民眾遊行示威的作法。「我們面臨到公民社會前所未有的限制──他們把麥克風從社運手中奪走,遞給了企業。」
她說,「我們都知道這是受到企業贊助最多的一次氣候會議,這是(法國政府)撙節經費的犧牲品。你們至少可以讓企業和民間提出的解決方案有所交流,但有麥克風的只有一邊,另一邊卻被趕出去,禁止進入。」
李奧納多:這次要有不同,我們沒時間了
在巴黎甫遭爆炸恐攻的氛圍下,示威遊行活動順勢被打壓,相較之下,巨星名人倒是暢行無阻,倍受禮遇。
「來自洛杉磯、柏林、馬德里、約翰尼斯堡等世界大都市的市長今天聚集在巴黎市政廳,商討如何避免氣候大災難,但是最大焦點都在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身上,」《紐約時報》這樣報導。
長期關注環保的李奧納多,當然還獲得上台演說的機會:「我們的世界領袖現在都在巴黎,……這些領袖以前見過面,在京都見過面,在哥本哈根見過面,在各洲城市也見過面,但是每回都功虧一簣。這一回絕對要有所不同,因為我們真的沒有時間了。」
星光熠熠的李奧納多,還有導演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西恩.潘(Sean Penn)都毫不費力得到媒體的強力放送。而搶不到麥克風的民間團體,只能在共和廣場擺出上萬雙鞋子,發出沉默的抗議……。